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做為國家以下的「城市」,亦無法自外於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當全球化過程不斷激化國家或經濟體之間彼此競爭的同時,城市間的相互競爭亦日趨明顯與激烈。有些城市甚至超越國家成為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重鎮,與影響世界的來源。
天下雜誌最新一期便以創意城市系列為名,報導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創意城市,這些城市以創意改善人民的生活,吸引企業進駐,創造就業機會。他們逆勢求勝,翻轉典範,各自摸索出讓居民企業政府與環境四贏的模式,或許不是完美天堂,卻在世界、全球化全球城市化中,給人希望。
在全球化促使世界城市體系成形之時,許多關於城市之間的競爭評比也相繼出爐。根據中國社科院《2007-2008城市競爭力報告》,在500個城市、9項綜合指標(人均GDP、地均GDP、經濟增長率、就業率、GDP規模、勞動生產率、跨國公司分佈數、專利申請數、價格優勢)中,紐約超越倫敦、東京,蟬聯第一;而臺北市則排名112、高雄市227。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於2008年發表全球60個城市的評比,我國僅有臺北進榜,排名34,輸給同屬亞太城市的東京、香港、新加坡、首爾、北京、上海及曼谷。
面對中國城市崛起、金融海嘯衝擊,多項國際評比凸顯我國城市發展落後,因此行政院研考會委託辦理「建構我國城市國際競爭力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建置,其目標有二;其一理解全球化下城市作為國際競爭中心的定位,及構成其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其二則是透過國家競爭力的角度,進一步建構我國城市國際競爭力的指標體系內涵,其中更提出了136項競爭力指標,俾據以提供中央與地方各機關研訂相關指標之目標值,且定期檢驗執行成效與進度,進而回饋制訂施政方向與策略措施,並確認我國各個縣市的城市競爭力定位與追求目標。
面對這樣的全球化城市競爭趨勢,不同的城市必須掌握自身的優劣勢,思考屬於自己的城市競爭力指標,金門縣政府今年便委託學術單位進行金門城市競爭力研究,從國際到國內的各項競爭力指標中,找出離島可以據以檢視的部分,未來將提升金門城市競爭力的指標,做為各局處單位努力的方針,不但具體並且可以檢視。
城市競爭力可以提供城市發展的重要動能,而城市競爭力的指標則為城市的向上提升提供方向,透過指標的衡量,明確了解那些層面還有不足之處,以作為未來改進的參考。透過「標竿學習」使城市在觀念上得以進步,例如,柏林對於綠化的努力可成為我們的借鏡;以藝術為號召的台中市,其對藝文活動的經營,亦是值得取經的對象。馬祖的永續發展課題,必須跳脫封閉的心態與國際接軌,結合全球化的視野,並融入當地的特色,才能創造出島嶼發展嶄新的未來。
建構馬祖城市競爭力指標
- 201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