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電子治理E化時代到來,運用資訊科技改善政府效能與便民服務,是大勢所趨。內政部近來推動至便利超商使用自然人憑證辦理「地政電子謄本下載列印」服務,該政策期能增進地政服務效率與效能,逐步落實數位化政府的理想,該政策立意甚佳。
不過由於馬祖地區因地理與人文環境的特殊,加上鄉親對於電子化服務的陌生,並且目前莒光鄉尚無便利商店之設置,該項服務究竟能在馬祖產生多少便民效應,尚待評估追蹤。
首先,申請人須持有「自然人憑證」方可至超商申辦列印服務。然而,究竟「自然人憑證」為何物?功能為何?仍有許多鄉親並不了解,特別是有「數位落差」的年長鄉親,相關單位應加強宣導說明。此外,並非光有自然人憑證就能享受線上服務,還需有讀卡機的配合;然而,每部讀卡機的成本三、四百元,且還須至中華電信公司營業處購買,造成民眾作業上的額外負擔與不便,有可能將降低使用者的意願。
其次,隨著詐騙事件與駭客入侵的猖狂,許多有心人士利用IE的重大安全漏洞侵入系統,使個資的安全問題成為首當其衝的影響。自然人憑證縱令強調有設立層層保護關卡,能有效辨認身分與確認安全,但在資訊科技瞬息萬變的當今,仍難保申請人能在安全環境下使用,確保隱私資料不會外洩。
再者,馬祖四鄉五島中,唯獨莒光鄉無便利超商的進駐,當地鄉親無法行使該項權利,是項政策對其居民而言,無異於是看得到卻吃不到的雲中月、水中花;此外,其他三鄉的超商是否有相關設備機具足以配合,也將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公部門在推動重視E化的同時,仍不可忽略面對面「實體」服務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馬祖鄉親而言,洽辦公務多為親自赴公家機關辦理,一來為信任的表徵,二來為長久的慣習;雖然內政部開放可至便利超商使用自然人憑證申辦「地政電子謄本下載列印」服務,但馬祖鄉親在短期內,預期大部分仍將會前往地政事務所辦理,因此相關單位不可因E化而鬆懈,應持續加強第一線的服務,以熱情與專業服務登門鄉親,提升民眾對於公部門的滿意度。
中央政府在規劃政策時,應以利害關係人的角度來探索執行上的可行性,思考因地制宜的妥當與在地化。並且在數位治理趨勢下,公部門仍應同時加強「實體服務」,不可偏廢忽略,才可能讓公共服務在執行上更具成效。
E治理的在地化深耕
- 201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