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府及北竿鄉與馬管處今年共同努力要推出馬祖淡菜嘉年華活動,規劃要在南北竿以淡菜為主軸舉辦系列宣傳活動,希望為馬祖淡菜打出銷售知名度。淡菜是馬祖最有名氣的海產,因其養殖技術門檻與成本較低,又非常適合馬祖海域生長,是一項極有可能量化生產的在地產業,政府部門除了在養殖產業要有更積極規劃外,今年的淡菜嘉年華活動更期盼能一炮而紅,將美味淡菜向國內外推銷,並進一步達到常態性舉辦的目標。
多年來地方政府漁產相關部門致力於推廣多項養殖產品,從海帶、裙帶菜到淡菜,基本上這種低技術門檻的養殖種類非常適合馬祖,相較於其它魚類的養殖需要投放大量餌料,這種掛養種類的養殖成本低,靠的是海水中豐富的營養鹽自然生長,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性很低,也提高政府輔導產業成功的機率。目前馬祖淡菜的貨源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如何打開市場。
淡菜在歐美地區是十分高價美味的海鮮,比利時的國菜就是淡菜,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淡菜節活動,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前往嚐鮮,在亞洲地區有生產淡菜的區域以大陸舟山群島附近及東海水域為主,馬祖地區的水溫與水質正適合淡菜生長,其品種口味在市場的反應都很好,這種產業上的優勢如能善加把握,讓淡菜成為馬祖最重要的養殖產業是指日可待。
今年地方政府首度以淡菜為主軸推出宣傳活動,表示政府對這項產業的重視。淡菜嘉年華活動的主角是淡菜,我們從過去各地類似的宣傳活動中看到很多失敗的案例,主辦單位經常為了「場面」而安排一些與活動主軸無關的表演。失焦是馬祖長年來辦活動最大的敗筆,缺乏創意與巧思,宣傳的效果更是十分有限。第一次的馬祖淡菜嘉年華我們希望一炮而紅,讓馬祖能與淡菜劃上等號,來馬祖不吃不買就等於沒來馬祖,這樣才算是成功。
馬祖淡菜知名度近年逐步提升,運台銷售量已經成長到每日上千斤之多,但對大多數的台灣民眾而言,對淡菜的印象仍停留在進口高級海鮮的認知,不知道在馬祖其實就有生產口味不亞於進口的淡菜產品,這方面就要透過宣傳來達到推廣的目的。歐美國家淡菜產業,從生產到銷售宣傳都已進入客製化的階段,現在馬祖的淡菜養殖業只能算是零售,打開市場需要從頭到尾做檢討,政府扮演積極輔導的角色,應有更多的年度預算投入該項產業的推廣。
隨著全球漁源枯竭,養殖是未來重要的產業,地區傳統漁業要朝養殖轉型也是遲早要面臨的,淡菜又是眾多養殖項目之中在馬祖相較可行的種類,從輔導生產到宣傳銷售,我們其實都做的不夠。
一舉打響馬祖淡菜知名度
- 201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