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是馬祖重要的發展途徑,也是上天賜與我們的瑰寶,應善加把握與珍惜。邇來,隨著「慢活」與「樂活」運動蔚為風潮,無煙囪工業的旅遊覽勝,成為縣府團隊培植的軟實力,投入大量資源辦理各項慶典,爭取曝光度,以盼帶來更多人潮與錢潮。不過,旅客對於旅遊滿意感,不單單僅是旅途的名山大川,或是購物的滿足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與親切感;進一步言之,即在於「CCPR」原則的達成:便利性(Convenient)、親切性(Care)、人性化(Personal-ized)、即時性(Real-time),魔鬼躲在細節裡。
有篇打油詩是這樣描述:「無竹令人俗,無廁令人急;寧可居無竹,不可住無廁。」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外出旅遊時,因內急之故,亟待觀光景點能有如沙漠中甘泉的公廁的出現,以資「方便」,解決生理的燃眉之急;然而,往往事與願違,除在遊客中心或是大型景點有化妝間的設立,泰半因維護管理成本考量未設立,只好硬著頭皮看店家臉色借用,抑或是隱忍到行程結束,大大影響旅遊的心情。
在過往,「廁所」給人的印象是髒臭、污穢的,應擺到遠處,以免煞風景;但隨著時空的變遷,這種思維應有所轉變。旅客外出總有不便之時,倘若到各風景名勝,均能及時找到如廁場所,化解內急並梳理,一來使旅程不受影響,二來使遊客倍感窩心,有體貼之感,三來更能減少髒亂與清潔美化。職是,「解放」既然為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也使人們得到尊嚴。
觀光不僅限於風景名勝,公廁的經營,也是重要賣點。公廁並非單單設立後就解決,還須加上用心的經營和管理;更具體的講,倘缺乏清潔、維護、營造,致使殘破老舊或髒亂,導致旅人的厭惡與懼怕,將使美意付諸流水。因此,在公廁的經營上,可打造富有在地特色的建築,用高科技的設施,與大自然融為一氣,朝飯店式的五星級經營,使之不單僅是方便處所,更可為歇腳之處,讓公廁變得不再是負面表徵,而是高貴與貼心的場所,讓人印象深刻。
馬祖擁有最天然鬼斧神工的景觀,除積極宣傳外,應從最基礎也最根本的公廁文化營造,讓來訪的遊客感受到我們真誠的迎接,願意將這份驚奇與親友分享,再回訪這座充滿人性化的島嶼。
魔鬼躲在細節裡:觀光從公廁開始
- 20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