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府及馬管處通力合作之下,馬祖觀光近年是逐漸升溫,去年旅遊人數經統計已突破12萬人次,而馬管處各遊客中心統計到站人數,相較往年也有大幅成長,這對地方而言是大好消息,也是旅遊整備工作的最大動力;我們認為,觀光立縣此政策能否穩固,觀光客的量就是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馬管處未雨綢繆,以2年時間完成全新的遊客中心,不僅空間動線都是一流,而且兼具綠建築的功能,可說是地區觀光界旗艦級的建築,這表示觀光業界在看到人潮的同時,也要就現有缺失與不足做探討與改進,檢討各項整備工作是否完善,不論政府還是民間,都要有長遠發展的思維與考量,觀光才能全面升級。
馬祖推觀光,若從解嚴開始算起,到今年剛好將屆20年,而這段期間嚴格來說,政府還是站在領航者的角色,透過公共投資及釋出利多,讓地區觀光產業開始起步,到90年開放小三通、92年南竿機場的啟用,才是馬祖觀光產業開始起飛的契機,不僅台馬遊客量激增,也出現了在地旅行社,餐飲休閒、飯店民宿等產業也快速成長,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不過嚴格說來,地區觀光產業的軟硬體品質,尚在起步階段,不僅未具星級飯店,各項設施等級及服務水準也是有待提升,當然,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挹注,在馬祖業界保守風氣之下,很難有業者願意一口氣大筆投資完成具指標性的建築物,不論是星級飯店、大型餐館或休閒度假村等,業界說法是看不見前景,所以實在不敢貿然投資,以免血本無歸,而早先的落後設施也是持續沿用,旅客迭有抱怨,形成不願投資也賺不到錢的惡性循環。
馬管處早在93年規劃北海遊憩區時,當時就在工地現址設置遊客中心,只是同一計畫因為土地問題而延宕,後來克服萬難於前年10月動工,經過該處積極執行,硬體部分於去年底完成,並於昨天正式啟用,可望大幅提升旅客服務品質,未來內部也將設置有免稅店及特產店,可能成為旅客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
這兩年馬祖觀光產業的榮景,民間應該有很明顯的感受,觀光團帶來的人潮,讓地區食宿、交通都呈現飽和緊繃,如果觀光客真的倍增,馬祖的現況是否有此條件,是值得思考與檢討的。
我們認為,旅遊觀光整備工作可由政府民間共同進行,政府要落實的包括交通改善、景點的開發與整理等,而民間要做的,就是第一線引導旅客的食宿、參訪等接待工作,況且吃與睡,是遊客感受最深的層面,有待民間業者能受此次全新遊客中心的啟發,勇於投資家鄉、樂觀面對未來,贏得旅客全面性的稱許與口碑,才是馬祖觀光真正成熟的時刻。
馬管處全新遊客中心啟用的意義
-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