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綠色基礎建設

  • 2012-08-19
 馬祖四鄉都設立有遊客服務中心,其中新啟用的南竿遊客服務中心,更是設置有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系統,以及雨水回收系統,可說是馬祖地區綠建築的新典範。隨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愈加嚴重,響應節能減碳不僅是落實生活中的全民運動,國內各產業亦開始推動與宣導減碳或低碳之理念與措施,也帶動了「低碳觀光」的發展趨勢。節能、減碳、環保是目前全世界關注並重視以及共同努力的議題,雖然馬祖的綠色基礎建設尚處於起步的階段,但是凡事都有開頭,尤其在觀念上需取得共識,統合所有的資源,將綠色效益發揮在各項的基礎建設,如此馬祖的競爭力才能夠創造永續的生機。
 地球暖化的問題日益嚴重,雖然人類對地球環保的關心逐漸普遍,但不可否認,我們的居住環境卻正在加速惡化中。「綠建築政策」已成為國家施政的重點,除了讓一般大眾了解相關的政策推動,更重要的是要喚起民眾對居住環境的體認,進而身體力行的參與。近年來,馬祖觀光旅遊活動是持續增加,但是硬體建設與軟體措施配套仍未臻完善,遊客帶來大量污水廢棄物,資源消耗迅速,對環境衝擊是在所難免。因此,如何推動減少污染或避免過度消耗地球資源的解決方案,是馬祖必須積極面對的問題。
 綠色基礎建設為發展低碳觀光島之基本設施,不過,馬祖發展低碳受交通運輸與運具使用影響,綠色運輸的推廣仍有技術與經費之限制,初期可以從低碳建築、再生能源、資源循環等計畫著手推動。南竿遊客中心或許就可以成為馬祖推動低碳建築的示範亮點,並結合環保署「低碳永續家園」行動計畫的配合,將觀光目的地與地方發展需求相互結合,讓綠色概念逐步在馬祖普及與推廣。
 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低碳建築包括局部修繕舊建築、新建築採用綠建築理念與工法;資源循環包括改善淨水廠或增加替代水源、設置污水處理廠、設置雨水收集設施、收購資源回收物、增加回收資源宣導,配合廚餘回收等許多措施都是綠色基礎建設一部分,面對台灣各縣市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離島馬祖更具推動低碳島的條件和環境,也有利於推動綠色建設。若能把握機會,創造一個具永續、低碳的樂活島,將是可預見的未來。
 節能減碳不是政策選項,是全人類必然的依歸。低碳樂活島是馬祖的願景,打造低碳島嶼要從節能的方向著手設計,更需要從居民綠色生活開始,即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著手減碳。期待繼南竿遊客中心之後,從公共建築到一般的私人住宅,處處都能看到利用太陽能、風力發電的設計,逐步建構永續低碳家園的願景,讓綠政策成為馬祖發展的新動力、公民力量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