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活動海報看不到1粒淡菜說起

  • 2012-08-20
 最近有關馬祖淡菜節議題引起熱烈討論,是好的開始,主辦單位會有壓力,但要正向思考,因大家對這項活動都表立意甚佳,認同淡菜可以成為馬祖海產行銷推廣主力,並對於淡菜嘉年華活動也給予高度的期待。
 不容諱言,在活動設計規劃上,確有不少尚待精進之處,如海報設計上,看不到1粒淡菜;同時,熱心鄉親的建議非常好,如園遊會應正名為淡菜美食料理園遊會、舉辦消費者投票評比,讓遊客有參與及體驗感。
 一項活動推出前,最大隱憂是沒有聲音,大家都不說話,意味你做你的,如同鄉親慨歎活動好像不存在;而淡菜節推出,鄉親有很好建議或看法,以及提供諸多資訊,不但是對主辦單位是最好的禮物回饋,也是活動加分的驅動力。
 舉例來說,有鄉親提供資訊說荷蘭的淡菜節,一個人口6千多人的小鎮,每年淡菜節可吸引4萬多名觀光客;馬祖實際居住人口也只有這麼多,我們不要說遊客4千人,第1屆淡菜節2天各有4百人台灣遊團,就算是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先不論首屆淡菜嘉年華活動在宣傳時效賞味期,單是在海報設計的主軸,竟然看不到淡菜圖片,以淡菜圖像獲得不是困難,主辦單位在活動結束後必檢討修正;臉書上台灣網友雖都按讚,問題是訴求還不夠擄獲人心,帶動遊客腳步;再者主題訴求欠缺,如「天然威而鋼」、「馬祖海上威而鋼」等口號,之前地方相關也做過宣傳可資引用。
 至於,活動內容的園遊會及晚會,鄉親建議可資採納,內容細節加以調整,如園遊會改名為淡菜美食料理園遊會,全部攤位都以淡菜或與淡菜有關的料理和小吃為主,並辦理大賽,結合在地餐飲協會的淡菜料理實務經驗,由消費者投票評分,讓遊客有種參與感及體驗感。現在臉書社群的力量嚇人,網友出遊看到、吃到食物都會現拍現PO,並現場打卡,秀出所在位置,對馬祖旅遊知名度傳遍千里之外。
 旅遊最大價值在於體驗,鄉親提出活動流程建議,其次是晚會中穿插淡菜有關的有獎問答,或穿插與淡菜有關的表演活動,讓晚會聚焦在「淡菜」,不要讓晚會失焦。這些建議非常好,也很用心在思考活動的精神。
 馬祖淡菜鮮美,歐洲都比不上,比台灣海鮮料理或自助式高檔餐飲由紐西蘭進口孔雀蛤也美味太多,而且台灣饕客還真不少;歐洲每年都舉辦淡菜節,有些城鎮連續舉辦了數十年,活動成功版本可以證明值得力推,創意我們可以學習。
 現在網路世界,上網搜尋很容易,我們也的確不能再閉門造車,活動流於「內銷」或是自辦家家酒。我們對主辦單位順應民意,今年即予推辦淡菜節的行動也給予鼓勵,但希望內容做些調整,以及明年及早規劃,相信將是馬祖一塊亮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