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因毗鄰中國大陸,樸實平靜的小漁村,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披起盔甲,擔負起國防大任,小小島內佈滿機關,堅實花崗岩中,藏著各式軍事設施,軍事設施儼然是馬祖不可抹滅的印記,過去的記憶痕跡也正是我們成長的文化背景;兩岸對峙氣氛不在,當年鬼斧神工的點滴,今天成為造就馬祖地方獨特性的重要景觀。
2009年馬祖戰地文化被行政院文建會列入台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意謂著馬祖文化資產已從國家風景層級,提升至世界脈絡中,更明確宣示馬祖軍事遺產,擁有世界遺產必要條件之「顯著的普世價值」。2010年馬祖戰地文化更脫離金馬戰地文化,成為獨立項目的世界遺產潛力點。事實上,馬祖軍事遺產價值,被學者認為與柏林圍牆或南北韓之間的板門店相提並論,都是見證當年冷戰風雲的遺址。
在中央政府與專家學者的肯定下,馬祖的戰地文化景觀符合世界遺產的多項標準,也成為台灣重要的申遺潛力點;然而,在地居民的投入與參與,是世界各地近年來申遺成功的主要關鍵,也是馬祖較欠缺的一塊,地方政府這幾年開始展開馬祖申遺的推動計畫,日前所完成的全縣軍事地景登錄為「馬祖戰地文化景觀」,是馬祖軍事景觀保存的重要開端。
依據我國修訂的文資保存法第三條第三款,文化景觀被定義為指神話、傳說、事蹟、歷史事件、社群生活或儀式行為所定著的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文化景觀是近年來特別受到重視的世界遺產類別,因為他表達了長久以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密切關係。
菲律賓山系人梯田可能是一般人最熟悉的文化景觀,與菲律賓生活密不可分,早在1995年就被列名世界遺產;日本石見銀山遺址與其文化景觀於2007年登錄世界遺址,是亞洲首次登錄的礦業文化景觀。2005年台灣在文資法中加入了文化景觀,使文化景觀正式成為台灣的法定文化資產類別,這幾年各縣市也陸續展開文化景觀的普查工作,登錄了超過30處,像是澎湖的七美雙心石滬、橋頭糖廠、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等。由於軍事設施是台灣文化景觀的類別之一,馬祖豐富的戰地遺產,將來必然會成為台灣文化景觀中重要的一部分。
縣府自展開申遺推動計畫,一步步推動文化資產保護工作,從調查到宣導,希望讓在地鄉親及更多的人認識馬祖的獨特性,召開縣級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全縣軍事地景登錄為「馬祖戰地文化景觀」,在實際列冊後進行公告,並送文化部備查,讓地區戰地風貌依據文資法具有法定身分以資保存,也為申遺之路跨出一大步。
馬祖軍事文化景觀邁出保存重要的一步
- 2012-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