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展是馬祖鳥類博物館的起步

  • 2012-09-03
 縣府首辦馬祖野鳥標本展,是未來地方鳥類小型博物館的起步,包含文字、圖片、標本、聲音檔等,不但增添在地一大觀光資源,也為馬祖生態保育留下最佳示範,相信在有關部門推動下,這區塊建置應該不難,我們也有所期待。
 在地方大門打開之後,地方政府逐步就野鳥展開調查,過去受限於管制,以及欠缺專業調查,鄉親對鳥類種類及珍貴性知識很封閉;到2000年發現瀕臨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大大打響知名度。
 縣府建設局自民國85年和臺北野鳥協會合作把近200種野鳥做成標本,提供生態教育,如今已展現具體成果。這一次先精選50種呈現給大家,只是全體標本不到三分之一;這些野鳥因受傷或誤食魚鉤等原因不幸身亡,但身體化為標本,提供人類認識並學習保護牠們的機會。未來若推廣作為鳥類展示館或是博物館,標本是最珍貴,也是籌劃的最大資源。
 馬祖野鳥學會據今年最新名錄顯示,已記錄到338種鳥類,馬祖島嶼面積不到臺灣的百分之一,鳥種數卻達全台半數,更有數種是僅在馬祖發現,如此豐富的資源,讓馬祖鳥類彷彿世人遺忘的香格里拉。
 推廣作為鳥類展示館或是博物館,標本具備,文字、圖片近年來也拍攝、收集及出版甚多,下一步要做的聲音檔等,在展示館內呈現鳥類的聲音「很值錢」,可播放鳴聲,並觀看多媒體資訊,甚至波譜圖與頻譜圖 ,讓使用者可獲得各種鳥類的知識,並享受鳥類鳴聲獨特的音譜與頻率,自行搭配組合鳴聲與背景音樂,譜出獨一無二的樂章,使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快樂的「鳥DJ」。
 除一般遊客可欣賞馬祖珍貴野鳥外,「鳥DJ」也是一個互動式遊戲,遊客使用者可以任意搭配鳥類的叫聲,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除了具備有趣的娛樂效果外,更可從中瞭解到鳥類叫聲之美妙。近年地方相關在鳥類資料調查及出版甚多,在資料上獲得不困難。馬祖鳥類圖鑑是可供觀鳥者或愛鳥人士,在野外識別鳥類的圖書,地方也大致就緒。
 以地方生態資源調查,鳥類資料具初步成果,標本再完成,算是成功的一半,未來是單獨設立展示館,還是連結相關生態博物館都可以討論。國內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統計,博物館類躍上榜首;相對地,因觀眾性向、興趣的轉換,文化觀光工程可造就文創產業機制的活化,也是社區博物館營運動力的燃料。以博物館而言,觀眾對博物館期待與需求,也不再只是傳統博物館的定位與功能所能滿足,而是具在地特色小而美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