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菜節大有可為 活動後檢討再出發

  • 2012-09-17
 第1屆淡菜節落幕了,我們除對活動舉辦意義表示肯定外,對未來還是寄予期望。在此,我們不是苛責,只是期待明年在活動內容設計上能夠更完整,活動目的更有效果,避免拜拜式、2天吃喝聲中結束。
 根據現場人數觀察,這次活動喜的是遊客占大半以上,比地方所有節慶中外來遊客都高,這是很好現象;但憂的是活動精神、目的仍然被框住,有民眾認為可能還是流於拜拜式;我們認為,主辦單位不要因做事實呈現而洩氣,應該轉化成明年的驅動力。
 本報就此活動,曾建議淡菜是季節性的產品,用「節」 的名義來辦時間太短,宜改用「季」 的名稱,拉長活動期程,效果可能更大、更好外;再進一言是這次活動,連最簡單的淡菜到那裡買?淡菜處理方式?它的季節?在現場宣傳都不夠。
 每年的5到10月是淡菜季節,最肥美是7、8、9月;要買淡菜不是說只有市場有,或是餐廳吃的到,而是要提供、告知遊客到哪裡買最方便,相關資訊現場要明確簡單宣揚。
 現代人出遊,講究的是輕鬆、休閒,也有為了一道菜慕名而去,所以我們曾說,1粒淡菜可以紅透半邊天;馬祖淡菜鮮美,歐洲都比不上;但歐洲每年都舉辦淡菜節,有些城鎮連續舉辦了數十年,成功版本可以證明值得力推,活動的創意我們可以學習。
 敲定淡菜節的舉辦,大家都很期待,對這項活動也寄予厚望,從活動宣傳、海報設計,以及內容安排等,提供諸多意見,承辦單位也適時修正,這就是外部給予最佳回饋,相關單位並虛心接受,我們認為是好的開始,是活動加分的驅動力。
 活動的舉辦,在時間、經費等受限下,難免有所尚待精進之處,鄉親的建議及外來遊客體驗感受,我們都要在活動結束後加以收集、檢討,明年舉辦時能夠有所加強。
 除主辦單位之外,相關部門在輔導生產方面,仍要持續再給予獎勵,不但讓遊客看到、實地體驗在地海域有從小到大的淡菜,也讓未來去投入養殖的人更多。淡菜是眾多養殖項目之中,在馬祖相較可行的海鮮品,因旅遊最大價值在於體驗,讓遊客真正靠近淡菜。我們希望在活動結束之後,接著能為下一次淡菜季開會,全方位就此最有可能打紅馬祖旅遊飲食文化招牌繼續努力,各相關單位以此討論、分配任務,共同為淡菜跟馬祖旅遊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