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高糧價時代即將來臨,農業的未來不是黃昏產業,反而成為台灣高科技業、地產大亨的的下一個春天,利用經濟不景氣多餘的產能,打造植物工廠,發展穩定、安全、高價的蔬菜供應,隨著時代及環境的變化,糧食革命正在興起,地區無毒農業輔導政策也必須加緊腳步。
馬祖在地蔬菜因為缺乏外銷台灣的管道,一直處在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而長期市場買菜的婆婆媽媽購菜仍習慣挑選漂亮、便宜的產品,也讓無毒農藥在地區推廣一直遭受瓶頸,從事農業的都是老農,在接受新觀念上亦相對保守。
然而,商人永遠是嗅覺最靈敏的一群,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今年設立一條植物工廠實驗線,整合電源管理、LED與馬達控制能力;鴻海郭台銘預計在鴻海四個廠區實驗生產,發展植物工廠;光寶在江蘇常州設立農業大棚(溫室)太陽能發電系統;金仁寶深坑廠建立兩座日產1300株葉菜的植物工廠等。這些都證明台灣科技業正想方設法要在安全農業上,建立事業第二春。
台灣許多餐廳現在也開始標榜食材來源的公布,讓桌上每道菜餚都可以追溯來源,這是未來農業的重要走向,也是馬祖最有利可以推廣的綠色產業。因為馬祖各島土地獨立,就算沒有辦法全面申請有機認證,但有機認證並不是唯一選項,讓馬祖蔬菜出品,必屬安全成為我們的品牌,未來馬祖蔬菜也能是另一個馬祖新興產業。
目前地方政府確實在推動無毒農業,但人力與預算都顯捉襟見肘,補助一些有機肥料,補助一些生物性除蟲劑或抓蟲紙等,或者補助一些蔬菜苗種,當然對於農民都有些幫助,但卻沒有大刀破斧的作為,短期內很難有所成績,也會讓時機稍縱即逝。
以馬祖東莒來說,農民的蔬菜自己吃大體上都沒有噴灑農藥,但無銷售管道,幾乎都是鄰里好友相送,如何確保無毒種植、如何協助開拓銷售管道,東莒忘憂島也能成為無毒農業島。
馬祖蔬菜從去年的經驗得知,並不是沒有買家,鐵板一家無毒馬鈴薯今年已經有預約買家,另外海壽司有意購買地區三寶,地區卻無法提供穩定品質與產量的三寶蔬菜,最後還讓買家發現農產品質的參差不齊。
今年冬季來臨,也會面臨三寶銷售問題,期待相關單位開始整合農民與產品,建立品質分類及產量控制,及早與買家進行協調,幫助馬祖農民蔬菜走出馬祖,唯有保證收購,馬祖農民才能有信心配合無毒農業的產業政策。
無毒農業將是下階段的黃金產業
- 20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