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us曾指出:「黑死病的細菌絕不會永久滅絕或消失:它停留在某個時間當中…;或許那一天會突然出現, 由於禍根的留存及人類的啟引,可能會再次喚醒那些鼠疫,而將一個快樂的城市送向死亡之途…」。關說,是行政運作最常見的弊端,也是公領域最常見的課題,就如同黑死病的細菌一般,潛沉在人類的歷史中,是從古到今長期存在的陋規,對於政府運作影響深淺受到各國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
政府運作本該奉依法行政為圭臬,讓所有行政均有法規依據,人民也有所憑藉,也使生活更井然有序,不失方寸。此外,在法治社會下,一切依規矩、制度而行,可成為公務人員舉措的保護傘,在規範內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至因過度戒懼步入罪責蜘蛛網而無法勇於任事。
然而,為了圖受益上的方便,有心人士會設法進行關說,試圖從旁門左道開啟方便巧門。從經濟學角度而論,關說這種為了取得私人利益的手段可視為一種尋租(rent-seeking)活動;亦即當政策涉及分配與重分配時,為了多獲得利益所得或獲致與其有利的決策,會試圖透過各種手段來影響行政行為,從中攫取利益與特權。
「公平正義」與「平等互惠」是社會裡每一庶民所期盼的,並在這大纛下創造出公正社會。但矛盾的是,當人人遇上對己有益事務時,常抱持多分一杯羹、多帶一塊醃肉走的心態,進而透過各管道向公務人員施壓或關切,如此將難以使我們的生活公正平等。同時,關說的盛行,除讓公僕難為、掛冠求去,也將斲傷行政效率與效能,產生諸多「桌底下的交易」,進而衍生成貪污、腐化的淵藪,使鄉親對公部門信任感滑落,降低國家競爭力。
清廉與誠實是公僕在公職生涯中十分重要的準繩,也是國家得以進步的兩大動力。在面對五花八門的行政工作,關說與請託難免發生;但公務人員要能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法令空間下從事行政裁量與判斷,縱使因標準作業程序或規範有繁雜或擾民之處,也不能因貪一時便利或福利,而出賣自己最核心、最真誠的靈魂,忘記任公職的原始初衷。
儘管二十一世紀為顧客至上的年代,企業型政府蔚為主流,但身為顧客的民眾也不應為己私利而進行關說尋租,貪圖小利,破壞制度遊戲規則;而立於服務提供者的公務員也要能秉持住依法行政的底線,讓一切公共事務按規矩而行,強化「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大纛!
杜絕關說 清廉行政
- 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