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內立榮新機不會來馬祖

  • 2012-10-13
 立榮公司去年訂購10架ATR72-600新機,第一架已經交機並正式投入國內航線營運,馬祖民眾引頸企盼新機飛馬祖,但這個期望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實現;由於現階段馬祖南北竿機場的設施不佳,存在起降條件的差異性,立榮若此時將新機投入馬祖市場,極可能為自己帶來營運上的困擾。
 馬祖空中航線從83年開航以來的多尼爾DO-228型19人座飛機,到立榮DASH8-200型的37人座,再到目前DASH8-300型的56人座,搭飛機對馬祖鄉親而言,算是一路「搖搖擺擺」走過來,對於飛航品質的提升,地區鄉親有太多的期待,但在機場場站設施無法突破的前提下,期待之路將很漫長。對立榮公司而言,馬祖雖是賺錢的黃金航線,若現在貿然將ATR72投入馬祖線營運,頻繁的轉降將造成營運上的困擾與減重的票價收入損失,立榮遲遲不敢宣布何時能將新機投入馬祖航線,因為馬祖航線的確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北竿機場因長度不足,ATR72無法全載重起飛,南竿機場又因屬目視機場,航機轉降北竿的頻率高,立榮經營馬祖航線多年,對這種不確定因素可能影響班機調度與地勤作業的情況應十分了解,因此ATR72要飛馬祖,要排除一些不確定因素。目前看來最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排除的不確定因素,大概是南竿機場的儀降實施,民航局初步研判南竿機場可經由加強儀器設備,由目視調整為非精確儀降,這個期程最快要等到103年, ATR72馬祖固定航線的時間點,應該是在南竿機場完成儀降系統後。而另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北竿機場擴建案,目前尚在政策階段,順利推動完工還有多年的時間。
 長期以來馬祖空中對外交通面臨機位難求、乘坐品質不佳等問題,如今立榮公司引進新飛機,提升運量,正是符合鄉親期待的一件事,但場站的根本問題沒解決,期待往往都是苦無結果。而另一個存在馬祖航線已久卻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是直飛與繞行航線,縣長楊綏生日前拜會立榮公司建議班機時刻比照南北竿客輪,採整點或半點模式,南8北4,這個建議能否落實除了立榮公司的機隊調度外,影響最大的是台馬航路問題,直飛與繞行差了36海里,飛行時間差了10到15分鐘,先不談票價問題,若以每天10班飛機計算,直飛一天可省下近三個小時,將有助於班機調度。
 航空公司在商言商,何時ATR72新機能飛馬祖,當然要看主客觀條件與時機是否成熟,馬祖南北竿機場都還在「建設階段」,與其期待新機來馬,不如更務實的檢討航班的調整,以及全力向國防部爭取定期開放直飛航路,沒有新機可搭,至少要有足夠的機位與便利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