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對岸設計制度不改 小三通個人遊再開40個城市也沒用

  • 2012-10-15
 從大陸開放4個省20個城市居民可赴「小三通」個人遊,再到日前對岸發布消息說,對岸2000名遊客參與農曆正月至2月「鬧元宵」遊馬祖活動外,農曆3月媽祖誕辰也安排2000名到馬祖,我方希望明年對岸兌現落實「萬人遊馬祖」。再看金廈雖然流量有成長,但也提出再拉高。
 開放個人遊後,金門小三通全年往返旅客,今年可望突破150萬人次,人流、物流均持續成長中。另據大陸旅遊管理部門引用世界組織一項報告,預估未來20年全球旅遊年增長率在3%之譜,至2016年兩岸旅遊雙向交流人數預測,臺灣赴陸為600萬人次左右,大陸赴台則約700萬人次,總數將達1300萬人次。兩岸旅遊業者持續看好個人遊市場的穩定成長,經濟效益也將深入各觀光產業階層。
 針對兩馬的旅遊量,在福州開放個人自由行之後,以及到福州周邊以及省外前來馬祖的客流量,都未如預期。總結我們認為旅遊互訪要制度化、人性化、便利化、擴大化,才是最務實的作法,對岸沒必要再呼口號。
 不管大陸居民赴台或小三通個人遊的深化是大勢所趨,迎接未來的發展前景之際,以下看法供兩岸決策部門政策思考:
 一、制度化:加強兩岸旅遊互訪的設計,讓雙方交流邁向機制化和規範化,鞏固彼此的互信與互動。
 二、便利化:提升交流旅遊的品質和水準,力求便利化。以個人遊來說,雙方在旅遊資訊、金融管理、應急應變、通訊交流等仍有改善的空間。
 三、人性化:交流的實際效應和成果展現,要靠人性化管理,以大陸居民個人遊為例,仍存在如財產門檻等限制,若是逐步放寬這些門檻,必能擴大個人遊的實際效應和成果。
 四、擴大化:例如已開放的4個省20個城市建立聯繫管道,再進一步深入到各鄉鎮村裏的交流聯繫,讓雙方基層民眾增進互動與瞭解。
 在開放個人遊之後,大陸到馬祖遊流量沒有成長,先不要說大陸遊客是以台灣為首選,或是認為走小三通價錢偏高,我們要問的是對岸開放的設計有沒有便利化,符不符合人性化,有沒有制度化,還是說想放就放。至於,訂萬人走馬祖是無奈的策略,也是在聲聲催但不見人下來的逼不得已手段;這些只能短期操作,而長久的作法,就是要制度化,我們希望對岸不宜,也沒必要做太多的口號宣傳,應該務實的去推動。
 只有一個福州開放,流量增加或去衝高,或許太為難,現在大陸開放4個省20個城市都沒有辦法的話,那就是制度的問題,若設計的制度不改或放寬便捷,再開40個城市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