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機場不改善、供需失衡,獨家、黑箱的質疑難終結

  • 2012-10-24
 有句話說:地球的真理,就是平衡。馬祖機場不改善、供需旅客失衡,不要說搭機是難題,連補位也一樣出問題,這就是無法達到均衡需求,所不斷衍生的根本議題;10幾年來都是這樣,現在如此,若是機場起降不拉大,不澈底改善,未來還是如此,獨家、黑箱的質疑也很難終結。
 今年的遊客多到不行,創下馬祖新高點,而從旺季起到11月還是滿,原本航班機位不足,相對造成在地民眾訂位不易,的確臨時有事要赴台者更是一位難求。立榮航空今年雖有改善飽受民眾詬病的候補作業,每週也加班2天2航班,還是沒辦法做到平衡。
 一條江河上游堵,下游必然塞,過去時代背景及政治角力,「造就」馬祖2座跛腳機場,地方政府聲聲催促改善,希望一次到位,問題還是中央站在台北觀點看離島,總認為花下去的錢,限在區塊效益。我們看日本,對離島、本島視為一體,甚至是國土延伸,對主要離島的投資、重視程度一點也沒少,從釣魚台事件看出,不惜動搖戰爭。反觀我們南北機場,中央高舉評估規劃大旗,估過來、劃過去,仍在局部改善框框。
 機場陷在走不進又退不出的窘境是最痛苦,沒有遊客,大家沒生計;遊客多了,擠壓在地位置,大家都在搶,最近下午的班機幾乎都是遊團,旅客報到率超高,補位等於零。在民眾期待中央澈底改善機場遙遙無期下,所以國際觀光度假區博弈公投也很快被民眾接受,帶動改變機場至少是一個機會。
 探究供需旅客失衡問題,航空公司做生意是將本求利,除受限機場不改善,起降及受天候不穩定,影響客流穩定度外;再者,現今兩岸大三通班機火紅,原國內及金澎航線的噴射機隊往大陸靠,相對抽取主飛離島的機型填補台灣島內班次,也壓縮馬祖加班的空間,更遑論增加班次。再者,航空公司受理售票作業,有公關是必然的,也是公開的事實,當視重要需求及配置,如重要緊急會議、安排緊急轉診等,也當不可氾濫。
 在機場功能差、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下,形成大家「黑箱作業」、「走後門」的惡性循環,有後台、有靠山就能「馬上走」的不公平現象被質疑,永遠都會在,旅客的心情和氣結,我們可以理解。
 呼喚,是人們最原始的心靈祈求,我們希望中央跳脫台北主觀觀點,易位從馬祖方位去看台北,並以離島出發思考問題。航空公司也要如此,在國內航線大崩解下,唯有馬祖離島航線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