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3C產品對小孩教育的影響

  • 2012-10-28
 資訊越來越發達,忙碌的生活讓親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科技日益進步,網路使用率也越來越高。就連在馬祖,也是人人隨手一台智慧型產品,隨時都可更新最新資訊。那麼網路真正能帶給我們甚麼?除了娛樂休閒,其真正意義何在?當我們每天花在網路的時間越來越多時,怎麼樣做才是善用它?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風行,帶給無數人便利與樂趣。卻頻頻傳出過度使用3C產品,以致學生「迷網」,父母把教養與陪伴的責任丟給3C保母的情形,影響學子學習及親子關係,不是科技應有的現象,值得重視。這種現象已經有具體調查數據證實。兒福聯盟一項對家有十二歲孩子的父母調查發現,六成父母承認為了方便管教孩子,讓孩子玩3C產品。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學齡前兒童擁有自己的3C產品,六成以上兒童如果被父母禁止使用,就會吵鬧不停。這些數據都指向一個共同的事實:父母愈來愈偷懶,放棄自己的管教、陪伴責任,孩子則愈來愈依賴電子產品。另一項網路成癮調查結果發現,隨年齡增長,網路成癮現象愈嚴重,從小學的百分之十八,一路上升到大學生的百分之二十二。
 行動裝置帶給人們的便利,對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出現迷網現象,尤其是發生在兒童與青少年身上時,就應正視問題,及早防止並加以輔導,避免造成更大傷害。畢竟,如何善用「智慧型」行動裝置,需要真正的智慧,不要讓矽晶片取代了人類的大腦。
 小孩沉迷網路、電視,有些父母會直接拔掉網路、電視插頭,想禁止小孩繼續沉淪於虛擬世界,但往往讓親子衝突更加劇。父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要先了解孩子的興趣,慢慢與孩子培養感情,讓彼此關係更親近,找到機會就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走一走,增加親子互動,以免小孩過度沉溺於網路、3C產品的世界。小孩上網多半是在玩遊戲、交友、聊天,花在學習知識的時間少之又少。要避免小孩沉溺於網路世界,家長千萬不要把電腦、手機當保母,要改善小孩網路成癮問題,越早發現問題,越能及早介入、找尋改善之道,孩子年齡越大,越難處理。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不管是網路或手機成癮,要從全家一起改變做起。此外,地區家長也要多陪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否則孩子寧可選擇虛擬世界,跟父母也會愈來愈疏離。我們當然無法拒絕科技的進步,但是如何聰明的善用親子互動、家庭教育小技巧,善用被認為妨礙孩子發展的單向式3C產品,化阻力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