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必留下痕跡,今天是馬祖戰地政務終止20週年,從民國45年到民國81年,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時期,是老一輩馬祖人無法忘懷的歷史篇章。戰地雖是馬祖過去多年不可磨滅的烙印,卻也是馬祖今後在發展觀光上充滿潛力的資源;我們認為,不管戰地政務的實施,對於馬祖究竟是傷害多於貢獻,還是建設多於毀損,2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以寬廣的心胸來看待那段「不得不」的歲月,畢竟若沒有國家軍隊的保護,小老百姓也是絕對難以茍活,除了追溯戰地政務的歷史時空意義,也要展望民主法治的落實,馬祖,絕對不能再回到過去那個時代。
今天是馬祖戰地政務實驗終止20週年的紀念日,縣府文化局特別舉辦包括「馬祖戰地政務解除二十週年論壇」、「戰地鐘聲-馬祖戰地政務時期影像及文物特展」、「戰地終聲-馬祖民主運動回顧展」及「逆風野菊黃-馬祖戰地解除20週年音樂會」等一系列多元靜態、動態活動,希望透過影像及史料來呈現這段歷史,並邀請多位經歷軍管時期的將軍,以及當年投入金馬解嚴運動的朋友們,一起來回顧、分享這段歷史與生命經驗。
而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是公部門對此歷史時刻的高度重視,除了縣府舉辦各項盛大活動來紀念,象徵民意的縣議會也特別開放門戶,會史館不僅陳列戰地政務終止前後馬祖地方民意代表選舉歷程,也展示地方民意在爭取終止戰地政務回歸民主體制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多幀當年珍貴紀錄讓參觀鄉親親身體會到馬祖民主歷程的艱辛,公部門的積極舉措,也顯示政府願正視這段歷史的正面意義。
戰地政務解除之時,由於長期壓抑與管制、不便及忽略民生基礎建設,致使當時民主人士及民間情緒迸發,各種訴求大量浮現,加上自治伊始,各項法令制度均不完備,人員也是良莠不齊,突顯當時的百廢待舉,民間改革呼聲之高。而20年來,在縣府、民代及民間共同努力之下,馬祖在各項建設上都逐年有改善,也奠定了未來發展的根基,同時隨著大環境變遷,亦面臨國軍精減後的生計衝擊、旅遊發展後的交通瓶頸、機場碼頭設施不符需求的困境,這些都需要更重大的計畫來提升及改善,也是現階段亟待突破的界線,馬祖的未來才能有競爭力。
過去的戰地政務,是一段戰亂時期不得不的經歷,人要往前看,不必回頭罵,過去的悲情訴求就讓它過去;如今大家要展現向前、向上的熱情,希望馬祖家園能夠安居樂業,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
走過戰地政務 馬祖繼續向前行
- 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