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金馬戰地政務終止20週年,連江縣政府擴大舉辦一系列活動,除了回顧過去的點滴之外,更重要的意義是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承先啟後,從中學習到感恩與改變。以古為鏡知興替,戰地政務的實施對金馬而言是好是壞至今仍無定論,唯一肯定的是「影響深遠」,我們在回顧的過程中,要更細心的找到經驗與教訓,做為未來建設馬祖時的參考。
戰地政務影響馬祖的層面既深且遠,雖然軍管解除至今已20年之久,但有些歷史的問題現在才要一一浮現,這些當時時空背景遺留的問題無需討論其對或錯,我們要的是解決現存問題的方向;比較嚴重棘手的自然是鄉親的土地問題,馬祖因為實施軍管一切以戰備為優先,土地成為最廉價的犧牲品,政府現在傾全力要處理土地問題,但有些根本性的爭議,仍要回溯至軍管的歷史背景,正如同金馬自衛隊與台灣228事件補償的性質相同,歷史的問題要用歷史的手段來解決,只要過程符合社會公義與多數人民的期待即可。
金馬在回歸自治後除了要面對過去軍管所遺留的問題外,許多想法與做法上的轉接更是難題,我們十分慶幸不論是軍管期間或是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金馬不乏有識之士,為地方爭取民主與自由、發展與進步貢獻心力與智慧。現在金馬基礎建設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然而社會前進的腳步很快,民眾想法改變的更快,政府部門若在想法與做法上仍停留在戰地政務時代,自然會招來批判,尤其是公務部門應從過去「等事做」 轉變為更積極的「找事做」,主動為人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搬一堆法令來限制人民的作為。
或許是一種補償,戰地軍管為我們保留許多珍貴的觀光資產與生計管道,因地制宜的考銓制度讓許多公務部門人力得以延續;坑道、碉堡遺址讓我們的觀光更有看頭,要如何將歷史資產發揚光大,這是戰地政務解除20年後的今天,各界要共同思考與面對的重要課題。
誠如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所言,展望未來,金馬地區雖回歸憲政體制,但建設仍有相當大的空間。除了最重大的交通建設之外,在馬祖的各鄉各村至今仍保有許多戰地政務期間興建的設施,當時的營建技術及外島的資源缺乏特性,海砂普遍被使用在各項建設之中,經過數十年歲月的摧殘,必須拆除或重建,過程中可能牽涉到歷史建物是否保留的問題,要如何面對與解決是需要專業的判斷與決策者睿智的決斷。
事有正反兩面,金馬因實施戰地政務所帶來或產生的林林總總,不能全部當做歷史讓它過去,其所遺留好的部份要保留並光大,不好的要設法除去或改善,在過去既有的建設基礎之下,我們仍應積極設法開創新局,為馬祖打造一個可以脫胎換骨的新願景。
期待一個脫胎換骨的馬祖
- 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