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處偏遠離島,早期缺乏發展工商業的條件,產業多半倚重漁業和軍公教部門;馬祖擁有豐饒的海洋生態和地質景觀,加上獨特地理位置與發展出來的生活方式與智慧,累積成馬祖極富島嶼色彩的人文風俗,在這樣的基礎上,漸漸轉型發展觀光旅遊產業,現在已經成為臺灣重要的觀光勝地。
觀光是沒有煙囪的工業,適合馬祖發展。但馬祖觀光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結合當地魅力特色,才能吸引各地觀光客來享受馬祖的美景、美食、好人情。政府與觀光旅遊界應該全力強化馬祖觀光優勢,維護優美的自然景觀,規劃豐富的歷史文化,呈現多元的在地風情。未來,馬祖必須專注遊客倍增為挑戰目標,持續創造矚目話題與高品質旅遊服務、強化觀光人才專業素質,以提升觀光產業競爭力及強化觀光品質形象,打造馬祖成為台灣重要的優質旅遊目的地。
馬祖山明水秀與特殊人文景觀,加上越來越多的陸客,使得觀光成為下一波明星產業。馬祖的觀光業若要帶動經濟成長,一定要提高附加價值,發展高品質的觀光。以同樣為離島的金門縣為例,遊客人數已突破百萬大關,相較之下,現在到馬祖的旅遊人數年僅10萬,馬祖在發展觀光旅遊方面,還有太多地方要加強。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馬祖應該要很健康的來面對未來觀光產業的創新發展,尤其是面對目前服務業的成熟度,馬祖如何透過觀摩與學習,來彌補整體水平的不足,逐漸厚植自身實力,是馬祖公部門與業者間必須具有的自我提升能力。有向上成長的觀光業,對整個服務業、或創造馬祖的就業機會,都會因為有良性的競爭,使各種產業或交通,都可以很快改善。
發展優質渡假環境,是馬祖競爭優勢。很多被生活的重擔及競爭壓力折磨的朋友們,來到馬祖這麼自然的島嶼,可得到真正的休憩,好像回到心靈的故鄉般自在舒暢。在三、五天的時間裡,足以讓遊客澈底放下工作,回到像是童稚期無憂的原初自己,這是馬祖的魅力所在,也是馬祖的價值。拚觀光是馬祖發展的希望,當然從公部門到民間都要全力以赴,但是除了拚人數增長外,也應思考其他同樣可拚產值,卻不會增加景點負擔及破壞的另類旅遊模式,如會議旅行、生態人文旅行等,不要一味發展上車睡覺、下車上廁所、拍照、買土產等廉價的包團旅行,讓馬祖觀光資源不至於變成短多長空的沒「錢」景。
旅遊是非常競爭的產業,馬祖應該要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和管道,讓更多的人認識馬祖之美。但是想要讓更多遊客到馬祖旅遊,單單只是靠「拉」是不夠的;如果旅遊的品質不好,讓來過的遊客普遍印象不佳,那反倒會形成一股把觀光客「推」走的負面力量。唯有不斷提升旅遊品質,才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並強調旅遊產品是「一分錢,一分貨」,建構友善便利安全觀光環境,才是馬祖發展觀光的永續之路。
馬祖發展觀光 求快還要求好
- 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