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在地的幸福認同感

  • 2012-11-17
 據近一波台灣競爭力論壇舉辦「2012年台灣幸福大調查」結果,十分欣慰,馬祖深得鄉親肯認,成績名列前茅,與金門縣和新竹縣不分軒輊、伯仲之間,意味著馬祖在兩岸三通、全球化風潮下,是個兼具品質與水準宜居的城市;此外,更富含著我們逐步在發展上找到自我定位與遠景。
 馬祖能讓百姓感到幸福,除了大家共同努力合作外,最重要的,就在於我們有著迥異於台灣本島的發展路數。台灣諸多縣市推展觀光,不外乎以煙火、慶典活動、藝人共歡等形式炒熱,但在這般的模仿式的規劃,除灑盡大把銀彈,留下無限垃圾外,卻難以留下深刻回憶,更形成高度的同質性,難有地方特色的鑑別度。相對於此,台東縣的「熱氣球嘉年華會」十分值得同位於偏遠縣市的我們借鏡。
 台東熱氣球嘉年華會,不同於曇花一現的行銷方式,沒有多餘經費用煙火的襯托、亦無藝人的助陣、更沒有華而不實的宣傳,所仰賴的是「病毒式行銷」,透過口耳相傳,善用台東地區地形與氣候,創造出觀光上的新鮮感,吸引眾多人潮與錢潮湧入。據統計,該活動兩個多月即吸引85萬人次的造訪,創造高達12億台幣的產值,能量相當驚人,大幅打開知名度。有鑑於此,台南市亦規劃於明年舉辦同樣的熱氣球嘉年華會;然而,各地方地形文化不同,是否同樣能激起好評漣漪,尚不得而知。
 鄉親的幸福感來自於對在地的認同,有「我們的」文化凝聚力,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無限可能。在節能減碳與環保大纛的環境願景下,相對於台灣本島常見的「大眾旅遊」,由於過度的浩劫資源,講求綠色觀光的「生態旅遊」,琢磨於品味與慢活,更能喚起居民社區意識,成為發展主流。馬祖擁有地理氣候上的特殊優勢,蘊藏生物的多樣性,是上天賜與我們的瑰寶,加上戰地政務的歷史洗禮,倘再有效行銷包裝,諒必可在寧靜、乾淨、潔淨的原則下,訴說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吸引各年齡層遊客駐足賞玩,用「沉靜的力量」,創造更多「記憶」與「回憶」。
 民風純樸的閩江口珍珠島嶼,要能善用「知足」與「感恩」兩大軟實力,並利用多元在地特色與形象,走出屬於自我的藍海大道,創造更多的幸福感,勝出更多的「唯一」,而非搶當僅有的「第一」;期待有那麼一天,馬祖成為大家看齊與效法的榜樣,成為五星金牌的不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