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很小,卻有著縣級的編制,而每年度近30億的預算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公務員不用心加上本位主義作祟,缺乏合縱連橫,各行其事猶如一盤散沙,再多錢都難成大事,更可怕的是聽不到民眾真實的聲音,看不到人民切身的感受,民眾對於政府的效能良窳都會記在心裡,然後必要時刻會做出最公平的審判;我們認為,現代政府科層體制雖有其必要,但從基層開始就該廣徵民意,確實執行民眾最關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經費來達成,切忌牛步化甚至不理不睬,民眾才會對政府施政有感覺。
現代政府分官設職的目的,是在為人民解決問題,而不該是仰賴公務員的「仁慈寬大」,一副「你能拿我怎麼樣」的心態,而造成民怨的持續累積;縣府今年首次舉辦下鄉基層建設座談會,除了各項很民生、很基礎的建設外,也可以聽見許多弦外之音,就是許多基層鄉代、村長直指向縣府單位反映過的事情,往往是石沉大海,民眾是怨在心裡口難開,但是只要碰到機會,一定會有相對的反應,這種情況各局室首長應該要加以重視。
縣府雖然各部門業務執掌明確,但執行上難免會出現權責重複的部分,此時承辦部門應該透過機關間橫向聯繫,找出主辦及協辦機關,讓有限的資源可以有效發揮,避免過度重複,而若單一局室面臨無法掌握的情形,更需要橫向聯繫,以免發生各辦各的情形,各部門主管及承辦課在推動計畫時,多些橫向聯繫,跨域協商,不是所有協調事物都要靠首長來整合,各部門主管應多主動,大開公聽、廣納諫言,才能有效化解民怨。
縣府很多業務,即便無法合併辦理,但只要有牽涉到相關單位的,最好立即與對方進行聯繫,讓單一活動可以累積成更大的成果,而非各自為政,甚至連打一通電話聯絡都放不下身段,誠如陳副縣長所說,馬祖雖小,但一些單位之間讓他感覺像是「呎尺天涯」,猶見地區各單位現況是各立門戶的可怕,彼此之間爭功諉過、相互打銷的結果,可能會讓整年度的執行效能是無法突顯與展現。
我們認為,馬祖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公職體系內各單位服務的目標很確定,就是楊縣長所說,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展現最大的執行效能,各機關主管應主動加強橫向聯繫,不以本位為主,打破門戶觀念,回歸專業考量,讓民眾的聲音傳進來,高水準的政績做出來。
地方治理要傾聽民意、橫向整合
-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