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完整,除了研擬的方案規劃外,還包括政策的有效執行、評估,再將考核結果回饋到規劃階段,俾茲使後續政策能更精進完善。雖然今年在縣府團隊、馬管處、民間業者三方共同努力下,馬祖旅遊人次創造亮眼成績,甚至有旅遊業者說今年是馬祖近十年來人潮最「旺」的一年,但我們要好還要更好,在每次的活動籌辦中,進行行銷評估,找出缺點,讓馬祖觀光越做越好。
地方觀光是馬祖重要軟實力,觀光活動不僅僅是項活動的舉辦,更為整體政策的落實與行政能力的展現;節慶鋪排與地方推廣成效與否,須具備有效的行銷評估,為馬祖在觀光上進行把脈。近年的馬祖不斷在蛻變,努力思考用多樣元素推廣在地特色與驕傲,盼磁吸更多海內外「愛玩客」來馬祖卡蹓。但在進行下一波行動規劃前,我們必須先反思琢磨,旅遊市場隨著環境與思維在轉變,除了推陳出新、出奇制勝的亮點外,馬祖必須更深度剖析包括觀光計畫目標、產品策略、市場區隔、價格親切性、族群客源、市場定位等指標,是否達到預先理想,抑或是平淡無光,都將影響行銷計畫是否妥當。
觀光成功與否,應反映在內在顧客與外在顧客的態度回饋上。行銷計畫的效果,關乎著馬祖觀光績效表現好壞,更牽動著生存動脈,公部門必須設立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像是知名度提升幅度、住房率高低、銷售量成長率、整體營收額、友善程度、翻桌率等,用客觀及全局的角度來研擬標準,兼具質化與量化的探究, 讓馬祖的發展能夠看得出來、體悟得到。
在環境限制下,我們必須把每一分資源花在刀口上,用小部分成本,博得訪客青睞,讓觀光效益達到最高點。觀光資源的投注並非無限制,仍有竭澤而漁的風險存在。在講求政府企業精神的世代裡,我們必須將行銷成本效益分析納入考量範疇,思考如何用較少的成本、較經濟的方式,拓展觀光空間;此外,在成本計算上,不能單僅就觀光活動的收支計算,還必須把活動帶來的消費金額併同計入。
觀光,不是口號,也不是名詞而已,而是用行動吸引人潮的軟能量。因此一個觀光活動的有效行銷評估是不可缺少的,相關活動必須要花費於有意義的缺口,並於事後嚴加評估與反省,不斷調整策略、型態,如此,馬祖觀光發展才能再向上升級,推向旅程高精緻與遊客高滿意。
觀光活動的行銷評估不可或缺
- 2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