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需集中資源

  • 2012-11-28
 配合國軍精實方案及特色觀光政策,縣府相關單位近年積極向軍方爭取閒置營區的移撥,再由縣府來統籌規劃或委由民間經營再利用,雖然立意甚佳,但嚴格說來,到目前為止是缺乏具體成效,民間也一直看不到具體的代表作,也讓此口號流於形式;我們認為,民間業者囿於現實,不敢投注太多心血情有可原,此方面政府要先投注更多經費先將環境優化,而業者或是民間團體爭取到空間後應該好好管理,並加以活化及增加產值,最好能夠獨立自主,不用再仰賴政府經費的維持;而現有閒置營區,主管單位也要加速規劃或委外經營,化身為特色民宿或店家,而不是讓它們繼續閒置下去。
 近年世界各地都興起一片特色民宿的風潮,從瑞典的地下坑道旅館,到國內墾丁海景民宿、宜蘭田園民宿等,加上電影及偶像劇熱潮,讓許多迷哥、迷姐願意化身觀光客,以出名的特色民宿為目標到處旅遊,亦享受到特色民宿所營造的獨到氣氛。而地區這幾年民宿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但嚴格檢視之後可以發現,僅有方便及設備新穎,並未著墨於地方獨有特色,對於話題營造上並無幫助。
 馬祖經歷過戰地政務,各島都有所謂的廢棄或閒置營區,雖是難磨滅的烙印,但也是深具潛力的有形資產,縣府也積極向軍方爭取有潛力的閒置營區,希望能成為最具戰地特色的新興景點,不過受到整體預算及民間投資意願影響,近年以改造閒置營區為主題的民宿或店面,可說是寥寥可數,也缺乏據有說服力的具體成果,但從瑞士的成功經驗看來,顯示戰爭遺跡有其相當程度的吸引力,所欠缺的,就是完善的改造規劃與經費的挹注。
 閒置營區充滿馬祖戰地氣氛,大家都認同,我們建議較具規模的營區,在規劃上可以先要求保留其固有外觀,再重建現代化舒適的內部設備,是比較可行的方向,公部門如果有經費,可以先行規劃擇一辦理,完成初步硬體設施之後,再提供給民間業者競標長期租用經營,讓這些老舊營舍能夠真正的活化利用,這是打造馬祖軍事特色民宿的捷徑,也可藉資本的節省來鼓勵民間經營。
 推動觀光,必須要有穩定路線及遠觀視野,鎖定發展主題之後,也要不斷提供誘因,也必須同步推出「典範」,發揮引導地位來吸引民間業者跟進,這是觀光風潮能夠起飛的必要途徑;我們認為縣府在此可以思考「重點式的投注」,就是集中資金先將其中一家最具代表性的閒置營區做起來,然後委外經營,如果辦理有聲有色大賺錢,自然就能發出導引及標竿效果,吸引民間有意願的業者陸續跟進,共創馬祖特色民宿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