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文化創意產業輔導資源需整合

  • 2012-11-30
 馬管處昨天發表首屆的媽祖系列文創商品,在台灣的設計創意投入下,確實有些巧思與成果,但不禁令人回想前幾年文化局也曾經辦理類似的競賽與發表,但卻沒有持續辦理,加上縣內分散各處的資源未整合,各自為政的結果,讓馬祖文化創意產業總在起頭,未曾邁開步伐。
 文化創意產業是近年來最受到矚目的議題,中央政府各部會也有不同的經費挹注地方,但綜觀馬祖近年來在文化創意的推動上,似乎總是在出發點徘徊,過去幾年曾經有文創產品的發表,這兩年也會配合活動辦理,提出一、兩樣的文創商品,但基於經費的限制,總是簡單粗糙,無法成為代表性或是值得量產的商品,最後淪為政府部門送禮的物品。
 馬管處今年首度以媽祖為品牌形象辦理文創商品的競賽,經費相當有限,金牌為三萬元,但花費的苦心卻超出許多倍,辦理廠商特別邀請國內設計相關單位及學校參與,因此作品仍具水平。
 地區推動觀光除了遊程規劃外,提供遊客具有吸引力的產品也是一大賣點,馬管處配合即將於明年開放的媽祖宗教園區,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文創商品開發值得肯定,但是否持續下去值得觀察,否則曇花一現的競賽或開發,都無法為馬祖文創累積能量。
 馬祖文創商品或是產業輔導的推廣工作,至少就有文化局、觀光局、建設局及馬管處,如果詳細計算一下各單位的經費,也許分散的經費有限,但合起來至少千萬的預算,若可以有效整合,一定可以發揮效益。以文創商品設計競賽來說,文化局辦過、馬管處也辦,若提高獎金持續辦理,或許可以成為台灣設計界關注的比賽,陸續為馬祖設計出精緻的商品。而輔導產業也是各自為政,產品未變,只有包裝一直變,已經有名字的產品,因為配合今年經費補助的委外設計,設計師要改產品名稱就跟著改,如何打響品牌,需要公部門與民間業者一起再思考。
 馬祖商品要朝向精緻與創意化邁進,這一點無庸置疑,只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必須持續,更需要整合縣內有限的資源,以觀光為未來發展重點的馬祖,我們期待相關單位整合資源,為地區文創產業創造一條更光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