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鄉親都聽聞一項很振奮的消息,就是南竿機場可望於明年2月藉由儀降設備的輔助,擺脫目視機場的能見度5000公尺限制,降到能見度4800公尺跟雲幕高1000呎,而第2階段只要經過測試,能見度還可以在下修到3200公尺與雲幕高600呎,這對常因些微差距而關場的現狀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在可預見的可飛航天數將上升的當下,我們期待交通部門積極向民航業者溝通,尤其是旺季期間的交通配套措施要提前推出,讓各界有規則可依循,盡可能顧及在地民眾行的便利。
依據本報消息,今年統計到11月份的總運量,就已超越去年整年的人數,超越11%的成長幅度,可說相當驚人,顯示今年暑假馬祖旅遊真的很火紅,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各界極力推觀光所樂見的成果,只不過馬祖存有社會結構問題,真正倚賴觀光過活的人畢竟還是少數,觀光旺季人潮大量進出的開始,也正是剛放暑假公教人員出遊潮,兩股人潮同時大量匯聚,機場豈能不塞。
大家都知道,每年從6月中旬到9月下旬,是地區的觀光旺季,從事觀光產業的無不引頸企盼,畢竟1年就靠這時間多賺點錢,但回顧今年的實際狀況,雖然人潮等於錢潮,但跟觀光完全沾不上邊的民眾,卻只能單純感受到「塞爆之苦」,旺季期間是更加嚴重,機票訂不到、有事走不了,成了今年的最大民怨,畢竟沒有與觀光業沾上邊的民眾,確實只感受交通塞爆之苦,還因此出現不少較不理性的言論。
確實,發展觀光卻同時造成在地民眾的不便,這是短期難解的難題,也是我們該提前思考如何加以避免的地方,在無法立即找出如何照顧在地人交通權益,又不失公允機制的當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因應機場改善,提前的規劃提升運量及調節旅客人數。
提升運量方面,之前常受到天候影響而取消班次,明年此情形可望稍稍改善,有效飛航率能夠提升,整體運量自然可以增加,而國軍允諾6月至9月間每週定期1班次的C130亦是一大助力,來回可以提升140餘人的運量,中央及地方也應持續給航空公司壓力,不該每班都擠成跟沙丁魚罐頭一樣,一點餘裕空間都沒有,旺季期間增班的呼聲不能停止,加班機制更該要求確實執行。
調節旅客部分,軍方已主動釋出善意,請官兵暑期休假多利用船隻往返,並於旺季排定軍機輸運官兵,要向軍方的具體行動表示謝意;而旅行社也要雙向操作,「機往船返」或「船往機返」都要平衡,才不會導致哪一邊交通需求特別的多,同時拉大旅遊動線,多鼓勵遊客前往莒光、東引等處參訪,即可提升旅客搭船返台的實際需求;最後是在地民眾,持續養成即早訂位、不重複訂位及主動取消的好習慣,才能確保自身權益又給他人方便。
因應機場改善 空中交通應預作對策
- 201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