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步蛻變、等待翱翔藍色天際的馬祖,除端賴縣政領航者的遠見擘劃,透過高層橫向會議溝通協調、交換意見外,更需仰賴公部門從上層至基層的夥伴共同合作,激發團隊向心力,為湛藍的天空揮毫著色,合造不凡的歷史。
四鄉五島要革新,官僚體制的依法行政固然重要,但更需具有高度權變與靈活性的管理風格,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新治理世界。1950年代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s,MBO),即在鼓勵經理人,營造人性化、參與化、分權化的氛圍,引領部屬的榮譽心和問責感,在協力研擬的目標下,以各自方法與資源達成,完成團隊的理想與目標,提升整體績效。
治理目標的設定,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性的伊始。除描繪出公部門總體發展藍圖計畫外,必須透由機關單位內各層級同仁一同來討論擬議,在人性與可行的前提下,發展出各自努力的分目標與評量標準,並以之為績效酌參的根據。
在後官僚主義的思維下,如何創發出員工的認同參與感,是影響績效的重要關鍵處之一。據眾多研究發現,當組織內訂定越多規則來控制與規範員工行為時,也可能越易產生「反制作用」的消極態度,耗費更多交易協調成本。當政者要能在適時將權力下放,給予自主權,使基層公務員有參與決策和規劃的機會窗口,營造「我有一份」的內聚向心力,讓激勵因子發揮作用。
追求高效能與細緻化的政策執行,主官管要學會改變思維,逐步放下過去「人性本惡」的惰性原罪想法。取而代之的,是以柔術管理,用開放、信任等團隊夥伴式的互動關係,給予公僕們高度自主行政裁量空間,有著揮灑餘地,而非用防弊的心態事事請示,延宕服務效率。
更甚者,公務舵手需訂出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除做為努力方向指引外,更能藉以檢討執行未逮缺失,和部屬討論改善之道,並不斷的給予成員鼓勵輔導,以為下一個團隊目標邁進努力。
馬祖在轉型攀升之際,除主管政策的對話商議外,更不能忽視基層公僕的角色與團隊文化的規範,是大大影響願景成敗的重要關鍵轉折點。站在十字路口上,我們要勇於走出過往戰地政務的權威,擁抱人性化的目標管理,讓海上蝴蝶更具活力與創意。
用目標指引改革方向
- 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