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軍精粹方案的進行,全國各地方政府都開始將目標鎖定閒置營區,希望爭取撥用縣內閒置的營區規劃成公園、停車場或者空間再利用,以活化繁榮地方。馬祖這兩年也積極展開廢棄營舍再利用的規劃,不管是提供相關單位使用,或重新整理後釋出,都希望讓曾經遍佈馬祖的軍事景觀保留下來。
馬祖隨著戰地政務解除後,國軍駐軍正在不斷銳減當中,當年隨處可見的軍事設施、營區碉堡等,有許多已經面臨荒廢閒置的情形,因此國防部近年來的政策便是檢討不需要的閒置營區予以釋出。縣府去年開始針對已完成撥用或即將釋出的51個廢棄營區進行討論,鼓勵相關單位踴躍認領或提出活化利用需求,近期也展開相關的會勘及實際作業的程序,但涉及未來管理及利用的權責,因此多數單位的意願並不太高。
同樣的問題在台澎金馬都上演,國軍數目的減少,相對硬體需求的縮減,讓全國各地都有同樣的情況發生,南投縣名間鄉公所選擇八十坪至一百坪左右的三座碉堡,在碉堡上打造大茶壺,呈現結合茶葉產業的「新烘爐、新茶壺」的蜜月區意象,由公所直接經營。
苗栗市公所則向行政院客委會申請經費,將大坪頂部分舊營區,改建成「貓裏客家學苑」,同時安排客家社團,在這個夥房造型的學苑中,進行各項的展演與研習,不僅將閒置空間再利用,也活絡了地方的藝文發展。花蓮還有一間知名度頗高的「住海邊」民宿,就是利用碉堡改建。除了以上例子外,台灣許多縣市在爭取軍方釋出空間,有的則是選擇拆除舊有設施,以新空間作為配和地方發展利用。
金、馬地區面對閒置營區釋出的需求更大,因為軍事地景原本就是金馬重要的特色,上一屆的金門立委就曾經全面阻擋金防部,暫緩拆除所有閒置營區,並希望縣府進行「金門地區既有軍事設施保存及再利用整體規劃」,將金門50年的戰地歷史,轉化為軍事觀光的資源。
目前金門成功的軍事空間利用,像是每年的翟山坑道音樂節、獅山砲陣地的展覽空間利用、砲堡群改建的金門植物園等,都值得馬祖學習。馬祖最重要的觀光資產就是曾經的歷史因素所造成的戰地地景風貌,但馬祖地區再利用的成功典範不多,興建新房舍四處可見,建議應重新省思與利用舊有建築物,並且開放民間的利用,透過民間的活力,增加閒置營區的用途。
積極爭取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
-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