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建築修繕補助政策檢討的必要

  • 2013-04-26
 因為有補助所以要改建,這是近年來政府執行閩東建築修繕補助後,申請補助鄉親出現的特殊現象,以東莒為例,福正聚落多是旅台鄉親申請補助,其實都是因為政府補助所以讓人心生整修老宅的意願,然而越修越大間,許多關注傳統聚落的鄉親,反而質疑補助是否成為讓聚落原貌消失的主因。
 馬祖閩東聚落是地區重要的建築特色,過去十幾年來持續進行傳統聚落的保存工作,甚至劃定聚落保存區,而閩東建築修繕補助經費也一路從營建署變成縣府文化局,再到馬管處,希望維持傳統聚落的模樣,讓馬祖觀光更具特色,無論從文化保存或是觀光發展來說,都是一條必走的道路。
 然而持續進行的政策經過這幾年的執行後,確實到了必須進行檢討的時候,不管是前兩年福正聚落的修繕,或是現在正在進行的北竿芹壁聚落的工程,都讓人發現有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地方。以福正為例,整個聚落的修繕完成後,其實老聚落的風貌已經消失,而為了依循修繕補助規定,在實際的現代窗戶外加裝兩片木板,完全沒有實用價值,僅有檢查目的,現在要不是關起來,就是長期用木條撐住打開,沒有實際的功能。
 而過去的石砌牆無論人字砌或亂石砌,都充滿了石頭的原始美感,以及傳統建築的工藝美,也許在現代人來看,不具有舒適的現代居家環境,但實際上卻是真正的閩東傳統建築,也是馬祖過去走過的歷史痕跡,現在新完成的傳統閩東建築,符合補助的基本條件,但整個量體無限擴大,先用RC完成內部的建築,外牆再煞有其事的用石頭片當磁磚給它貼上去,整齊一致偏白的石砌牆,其實喪失傳統建築的原味,而這樣的建築完全是依據政府單位的補助條件所完成。
 聚落保存政策是藉由政府補助達到鼓勵民眾保存原有傳統建築的目的,如果蓋出不像傳統建物的房舍,到底是否需要政府補助嗎?還是政府的補助反而是造成聚落原貌變色的主因?民間自行修繕房舍愛怎麼蓋就怎麼蓋,要蓋多現代、多舒適都任憑其高興,但政府單位的補助正是鼓勵其為維持傳統建築而付出的不便與堅持,如果要蓋現代建築何需政府補助。
 既然閩東建築修繕補助仍是必要的聚落保存政策,是否相關單位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設定適當的補助條件,避免讓聚落失去原樣,大浦聚落因為無人居住而保存原貌,也成為重要的區域文化資產。近來因為鄉親有意申請修繕補助,但工材與工法卻未符合傳統原貌,讓聚落保存人士擔憂,深怕出現過度整修的傳統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