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苦無合適地點遷建的北竿衛生所興擴建案終於有了重大突破,在國軍精粹案推動落實的大環境之下,軍方釋出最大善意,在塘岐村附近找了三個地點供地方選擇,其中位於「小塘岐」 與「燕裡」之間廣達一萬五千平方米的17高地成為首選,雖然土地轉移與後續的都市計畫變更、爭取經費落實等仍需一段時間,但對北竿地區而言,長久期待醫療品質改善已跨出重要一步,而與硬體改善同樣重要的軟體改善更是民眾深切的期盼,爭取設置縣立醫院北竿分院是下一階段重要的任務,否則未來新建衛生所美輪美奐,卻沒有足夠的醫事人力或設備可用,豈不白搭。
北竿衛生所編制與空間雖小,但卻是北竿地區軍民唯一可用的醫療資源,在北高軍醫院功能逐漸轉型後,大部份的駐地阿兵哥會轉往衛生所看診,再加上觀光遊客造訪臨時性的就醫需求,空間不足的北竿衛生所經常是「人滿為患」。因為地方特性使然,北竿衛生所其實提供的很多醫療保健服務已經超過一般衛生所等級所做的事,又近年來政府基於改善離島民眾就醫環境與習慣,爭取不同門診輪流駐診北竿,在醫事人力不足的前提下,專科醫師駐診是現階段唯一可行的辦法。
專科醫師的駐診與就診患者的多元化,讓原本空間不足的北竿衛生所,面臨非得擴建或另覓新址重建的難題,早在兩年前,衛生署就對北竿衛生所興擴建案表示支持,但不論是就地擴建或重建,都面臨土地取得的困境。此時在軍方實施精粹案的大環境政策下,提供釋出閒置營區的可能性,日前召開的北竿衛生所興建用地協調會中,衛生局局長謝春福對於軍方的善意與誠意,甚至用「天上掉下的禮物」形容,足見用地取得的突破,讓北竿衛生所興擴建有了更美好的願景。接下來行政部門要做的事還很多,加快程序作業讓重建案即早定案順利推動,才是軍民之福。
醫療品質提升除了就醫空間的改善之外,北竿地區仍為民眾詬病的醫事人員與門診次數不足、夜診、急診等問題,這因為牽涉到組織修編人員擴編的問題,需要地方與中央共同來討論因應,任務的艱難度可能更甚於新建衛生所案,但爭取北竿衛生所升格為縣立醫院北竿分院的努力,是未來非走不可的路。
若軍方17高地營區釋出案能順利獲得國防部同意,衛生局取得土地使用權後,這塊面積廣大又臨近塘岐地區的大平地,將提供衛生所升格分院後足夠的用地需求,各界也期盼未來在規劃時能保留發展空間,因應軍民、遊客醫療上的需求。在爭取土地興建衛生所的同時,相關單位更應該重視提升醫療品質軟體上的強化,儘可能在現有的資源下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因為地方民眾對醫療品質改善的殷殷期盼不亞於對外交通改善建設。
改善北竿醫療品質 軟硬體並重並進
- 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