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教育抬頭 找到自己的第一名

  • 2013-05-03
 最新出版的商業周刊報導,新鮮人就業率技職科大與台大伯仲之間,台灣許多專業技術人才短缺,開出四、五萬元的高薪依然找不到技術工作者,而一窩蜂的升格大學及通識教育的結果,培育出的正是僅能領22K的無專長學生,或是拚命參加公職考試,過去唯有讀書高的真理,在今天高等教育膨脹的此刻,需要大家更深一層的思考。
 《商業周刊》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進行「大學社會新鮮人就業率大調查」,主要鎖定2008年至2010年3年期間,最高學歷為大學的求職者,其畢業後6個月的實際就業率。報告結果讓多位教育界專家感到震撼,吸收全台1%菁英的台大,就業率表現竟與台灣科技大學在伯仲之間。
 在「就業率領先群」的37所學校當中,科技大學比率超過一半,達54%。除了台科大就業率(70.44%)勝台大(69.07%);其他如長庚科技大學(74.81%)、雲林科技大學(71.92%)、高雄餐旅大學(71.73%)等,都擠入前段班。
 這樣的趨勢似乎正在反映現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嚴長壽在他的「教育可以不一樣」一書中也提到,台灣技職教育正在崩解,技專搶著升格大學,學生無法學到真才實學,只好念碩士再念博士,陷入高等教育的惡性循環中,卻仍然不是企業或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社會是多元的,需要各種人才,任何領域都要有專業人才,中國人傳統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讓台灣教改永遠都在成績與比序中打轉,追求明星學校,注重考試成績,但並非每個小孩都適合讀書,在德國教育中,專業技術職受到的尊重與待遇,正是讓其國家競爭力不斷超前的重要原因。
 雜誌中提到領先群學校還出現台南藝術大學、體育大學、台灣觀光學院等生面孔,其中餐飲休閒科系占比達17%,是僅次於醫護最熱門的科系,反映出台灣產業轉型的趨勢。而中台科大食品科技系,因畢業的學生具有食品檢驗及西點製作雙重背景,就業率高達100%,根據該校調查,畢業學生大多在85度C、王品、復興空廚、禮坊食品等企業上班,是食品股王的最愛。
 這並不是說讀書考試不重要,只是教育是多元的,每一位學生都必須適才而教,給予多元的引導與選擇,馬祖從去年開始展開抽離式技職教育的辦理,提供國三學生一系列職業見習與生涯探索機會,認識像是水電、餐飲、美容、汽修等相關職業領域,讓不同興趣孩子有機會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向,而非在考試中失去信心,大人有義務為孩子打造不一樣的路,找到屬於他自己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