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藍眼淚成為馬祖旅遊亮點

  • 2013-05-14
 近日馬祖的藍眼淚不論是在散客圈還是媒體界,都是討論度極高的話題,許多遊客來馬都指明要窺探藍眼淚的秘密與美麗,藍眼淚已成為馬祖的旅遊形象之一,想到藍眼淚,就想到馬祖;想到馬祖,就想到藍眼淚。
 馬祖的藍眼淚,每年春夏季節都會出現,最早是夜晚漫步在沙灘上踩星沙,而吸引遊客的注意,而後有攝影愛好者以長時間曝光方式,拍出如夢似幻的照片,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快速分享,讓民眾驚呼連連,後來更經由台灣的媒體大幅報導後,而造成一股馬祖藍眼淚的美麗風暴。
 藍眼淚的吸引力,現在已經可以獨立成為一項觀光遊程與活動。在發展藍眼淚旅遊的階段,公部門應該扮演火車頭的角色,為藍眼淚旅遊做好準備,擴大馬祖藍眼淚的話題與吸引力,不論是從科學面的藍眼淚成因,文化面的藍眼淚與早期漁業文化、藍眼淚鄉野傳說,到觀光面的觀賞路線規劃、觀賞安全宣導等,公部門都有進一步發揮的空間。同時在活動行銷方面,公部門也可舉辦如藍眼淚攝影大賽、夜間生態導覽等活動,充分做大藍眼淚的旅遊招牌,打響馬祖的觀光知名度。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應該對於藍眼淚的原因要有統一的說法,不可讓台灣媒體、地區導遊各說各話,莫衷一是。在缺乏官方權威性說法的情況下,現在藍眼淚成因的各種版本、流言滿天飛,甚至還有「污染說」,這已對馬祖藍眼淚旅遊造成負面傷害。其實藍眼淚熱潮已一整年,現在做調查,就已經被民眾批評動作太慢。公部門現在應即早公布藍眼淚成因調查結果,統一說法,讓藍眼淚的旅遊宣傳,能更加明確與更有力量。
 另外,也要提醒遊客、地區攝影愛好者,在觀賞藍眼淚時,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只顧美麗,不顧生命,最近就有位來馬的評審為了追藍眼淚,而發生跌摔骨折的意外,引發討論關注。台灣遊客對於馬祖的地形、地貌、路線較不熟悉,而藍眼淚又是在夜晚觀賞,因此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摔傷、溺水的意外,民眾應在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藍眼淚的觀賞與拍攝。
 在藍眼淚的熱潮下,公部門不能落後於民間與媒體,應要積極進行藍眼淚的觀光「戰略部署」,善加利用這次媒體話題的機會,塑造馬祖藍眼淚的旅遊品牌,讓更多遊客認識體驗馬祖夜晚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