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平」順 迎接寶瓶星號造訪

  • 2013-05-28
 麗星郵輪去年首航馬祖以來,將於6月17日及7月19日再次出航來馬,領略千餘名旅人360度全方位感受海上桃花源的魅力,慢活於純樸的生活情調與媲美地中海的景致,細細品味「藍」與「白」之間的幸福曼妙。在觀光熱潮氛圍下,除了期盼帶來熱絡錢潮外,我們必須仔細思量,是否做好觀光接待能力的厚實,能確保旅途平安順暢,讓遊客有身心靈洗滌之滿足感。
 觀光商品所販賣的,不單是走馬看花的匆匆一瞥,也非僅是拍照留念的足跡踏印,更不是只有紀念品的採購;更深層的,在於軟硬體環境所給予的安全與回味感。2009年兩名陸客在太魯閣遭落石砸成重傷、2011年陸客於阿里山為搶搭小火車而大打出手,因車輛調度不及而將遊客放鴿子、信義區高樓起重機吊臂墜落觀光客的工安意外等經驗,在在提醒我們,觀光這門生意要細水長流,不能急就章,僅顧及人頭數與營收量,更要兼顧品質保證,用周延的規劃來塑造陽光印象。像是位於中美洲的古巴,儘管觀光收入是其第二大宗收入,但並未因此立即大肆招攬,反倒是該國觀光部長指出,要用7年時間把飯店客房數增加百分之40,得以迎納更多全球人士造訪,顯示出其企圖心與藍圖擘劃。
 魔鬼總是躲在細節中。寶瓶星號的造訪,固然為我們觀光事業帶動不小景氣,亦提升知名能見度;但公部門也必須縝密省察,如何建立足夠的觀光治理能力,做好接待工作。無庸置疑,馬祖擁有世界一絕的風景;但觀光的細節往往不在名山大川,而在於像是交通路線的指引是否清晰、停車規劃的妥適、住宿客房足夠與否、美食啖燄新鮮與充沛、觀光亮點是否明確、治安處理機制的待命、乃至於危機應變作業程序設立等,都必須隨同健全完備,才能引發認同回訪。更內層的底蘊,乃在於鄉親應拿出熱情與溫暖態度,來看待觀光人潮的到來,建立起「賓至如歸」的文化,而非僅思量如何從中獲得更大利潤與商機。
 觀光本身是門公共關係,營造出正面形象,將能吸引更多人次的舊地重遊。馬祖觀光軟實力的植栽,必須在平常時期就有長遠策略擬議,培植人文精神,並做好各種妥適安排,方能用品質撥動旅人們的心弦,奏出輕快活潑的「馬祖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