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沉寂很久的地方「二分法」言論,在新派任馬管處長後再度浮現,固然人人有言論自由,但非明智作法;在地人會看網站都會判斷是非,不因你損人而利他,反而幫倒忙。從地方大大小小事情,大家都不免流於心情,甚或情緒起伏,走不出島民性格的框框,非地方之福,我們不希望這種氣氛像初夏的霧一樣圍繞在島上。
不容諱言,由個人事情到公共事務,令人憂心的現象是,都以個人好惡為出發,評斷事務也欠缺理性,更無具體之論述;同時,參雜喜惡作似是而非的評論、散播,對地方都是傷害。在體制變革之後,總是少了一分寬容、期許,大家變得不可愛了。
我們一直強調,民主社會最可愛也是最珍貴的地方,就是有不同的聲音、意見,但出發點要絕對是善意、良性的,並且更要多一分單純、理解,而不是造成分開、分離,甚至分裂。但我們的心情、思維要健康,不能再裝入被愁情醃漬的醬缸。
人與事不能做比較,我們不能跟別人比,要和自己較量,這樣才會惕厲自我、鞭策自我;再者,猜疑,也是自生困擾,地方有俗諺:我們只有一雙手,不能遮全天下人的嘴巴,先做好自己本分,不去聽信外界的傳說,也不猜疑別人的想法、做法。
國內政治環境因選舉大戰而競爭分裂,社會充滿不安定感,人心少了一分關懷、包容,對事務看法也出現分歧,人際間相互不信任,這是危機的擴大,更是社會成本的流失,馬祖小地方、小社會更不能被感染。
言論失真就是失去公信力,也無法引起認同,地方人與事很容易獲得真相,大家不必只聽耳語或不實二手傳播,即予進行製造,不但傷了自己,也傷了對方。
馬祖歷經大小選舉,選後不能再以製造「二分法」言論,如此只會造成地方折損及共識的破壞,也只會加深傷口的破裂。
一個聚落,只有幾條巷道,你走過來,他走過去,一天碰面數回,就像一家人何必錙銖必較。在這個島上生活,多餘時間減少做是非談論,去安排自己生活,把每一天都當成特別日子,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自在;而不是處處去製造話題。
人生是無法計算的,要求別人的同時,也要求自己。欣賞自己,也要懂得欣賞別人,這樣人生才是快樂的,我們生活的島嶼也會變成被外人欣賞的住地。跟誰當處長、誰當縣長都一樣,他們都要為我們馬祖人在做事。
馬祖社會多一分單純 要少一分聯想
- 201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