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論者嘗言,「沒有一個充滿歷史古蹟的城市不引起人們的興趣與喜愛。」一個城市的進步發展,不單端賴經濟與效率指標,文化的維護及歷史美學厚實,更成為當今全球治理重要的判準。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資料指出,位處北疆的馬祖,計有「東犬燈塔」、「大埔石刻」、「東湧燈塔」、「金板境天后宮」等四處傲視全球的古蹟與歷史建築。
富異國風情與歷史鑑往的文化資產,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瑰寶,也是馬祖立縣與塑造軟實力的重要價值,在觀光風潮當道的現今,公部門應加以積極管理維護。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與《古蹟管理維護辦法》指出,古蹟及歷史建築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應於古蹟指定公告後六個月內,擬定管理維護計畫,並報主管機關備查;而主管機關應定期實施管理維護之訪視或查核,如發現有不當或未訂定管理維護計畫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必要時逕為修護管理。
馬祖在推廣戰地政務與古蹟巡禮之際,除透過各種行銷管道宣傳招商外,更核心的課題,必須策勵反思是否做好維護管理工作,讓這項無煙囪工業永續發展。文化資產的管理,不是只有誘發觀光客來攬勝拍照,至為內層的底蘊,除了現況的造冊紀錄,亦包括是否做好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空間有效再利用,防盜、防災、保險機制的建立,緊急應變計畫的研謀,慎防成為斷垣殘壁與廢墟。
並且,公部門要投入更多縝密心思,於古蹟及歷史建築處清楚標記開放時間、開放範圍、開放限制、解說牌示、導覽活動、圖文刊物、參觀者應注意事項等,有所統理。另外,定期舉辦文化資產管理維護人員之教育訓練,用各界的力量來擁護在地古蹟及歷史建築,更是不可或缺的社會資本投入。而為發展文化立縣的遠景,主事者在預算編列上,應予以重視,逐年提增文化資產的經費比例,俾資有效維護管理或補助,不淪為珍珠島嶼上的孤兒。縣府團隊倘有發現具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與附屬設施群,亦應積極琢磨列為文化資產類項,以資保存維護。
文化保存與維護,和馬祖的地區發展至為相關。縣府團隊在歷史資產的調研上,須進一步擬議相關地方自治條例予以規範,深化建築與文物再教育,全面落實文化資產的總體檢,讓先民留給我們的記憶得以穿越時空賡續留存,和更多旅人分享。
文藝建設 化我家鄉
- 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