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補助要以真正住馬鄉親優先

  • 2013-06-05
 縣長楊綏生上任之後立即推出「258生育補助獎勵」,隔年又推出「369照顧子女津貼」,讓專職照顧自己小孩的家庭主婦,也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鼓勵與關懷,對增加生育率有相當大的助益,實施3年多以來是廣獲好評,惟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自主財源未能急遽擴張的現狀下,或許可順應民意代表呼聲,趁勢進行辦法修正,加入實際居住天數等條件限制,相信各界都可以認同,也使節省下的公帑能做更有效的運用。
 談到住在馬祖的好處,社會福利絕對佔有相當比例,讓小小馬祖能在社福領域傲視全國,鄉親這幾年對「258生育補助」跟「369照顧子女津貼」更是朗朗上口,依生育補助修正條例辦理第一胎補助2萬元,第二胎5萬元及第三胎以上8萬元,又接續推出「369」照顧子女津貼,讓專職照顧自己小孩的家庭主婦,也能得到政府的鼓勵與關懷。
 依據內政部統計,101年12月人口增加率與100年同月比較,人口增加率最高者為連江縣的千分之119.14,各季粗出生率前3名縣市,連江縣也是榜上有名,在地方小學生逐漸減少情況下,縣府258+369政策,對在地年輕夫婦生育發揮了很大的催生作用,這個政策也奏效,雖然負擔多了一點,但現在托嬰、育幼都很方便,家中人丁旺盛也是好事,往後步入中年也不會有遺憾。
 258與369雖然很讓鄉親有感,這幾年申請數是屢創新高,原先編列預算550萬元還不足支應要辦追加,顯示民眾對此政策真的很支持;但所謂的社會福利,現在還是以給付行政為最大宗,意思就是要花錢,但在地方財源有限,各項建設都需要經費推動的前提下,自然有該進行檢討的呼聲。
 據了解,許多外地婦女是因為有258補助才將戶籍遷入,並且根據民意代表的說法,幾乎超過一半的人根本沒有居住事實。有鄉親建議更改自治條例,最簡單的就是限制居住多少天數以上才能領取,才能為縣庫把關,只是最終方案如何,還是要看民政局的討論結果及各界可接受的方式,不然像之前居家生活津貼規定太過嚴格又遭陳情,收與放之間,主管單位要妥善拿捏。
 任何政策實施的初期,要求快速達到目的是無可厚非,但沒有完美無缺的政策,達到既定目標之後,也確實該適度檢討;博弈公投通過之後,馬祖人口是持續成長,甚至展現超越258的人口增加效果,所以馬祖的未來絕對別擔心人口問題;我們認為相關福利政策也要一併檢討,可邀請民代及鄉紳協助檢視,凡討論過有調整空間者,不論是放大或縮小,都能讓政策更緊貼民意取向及民眾需求,也讓各項政策的推行能夠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