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全旅遊品牌 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 2013-06-08
 一名台籍旅客6日在東莒燈塔遊玩,疑似因為後退拍照時不慎踩空而失足,跌落下40公分的平台,膝蓋受傷,經燈塔員與其他遊客緊急將她送醫,所幸並無大礙。這次意外突顯了地區旅遊安全的重要性,旅遊相關單位應進行全面檢查防範,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在各界共同努力下,馬祖去年共有超過10萬人次旅客來馬觀光,創下馬祖旅遊人次歷史新高,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成績,在馬祖旅遊發展突破10萬大關的同時,也意味著馬祖旅遊服務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因此未來的旅遊工作應該用不一樣的觀點與態度,把旅遊服務做得更好,才能在下一階段中永續經營、突破成長。舉例來說,隨著馬祖旅遊人數大幅增加,平常看不到的管理疏漏與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在旅客暴增的情形下,就容易被突顯出來,如果不加以防範改善,就可能發生安全意外。
 在旅遊中如果發生傷害事故,就一個旅客而言,會對整個旅遊行程留下不好的經驗,並且還會對馬祖的整體旅遊品牌產生負面評價。在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Maslow' Hierarchy Needs),需求可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安全是僅次於生理需求的第二級需求,因此在旅遊行程中,如果沒有安全,其他旅遊服務做得再好,也都徒勞無功。地區旅遊工作者一定要有「安全第一」的觀念,遊覽車不超速、交通船救生衣不短少、沒有救生員的水域不下水,有平安的旅程,才有美好的旅遊回憶。
 在東莒燈塔摔傷意外發生後,為確保遊客安全,東莒燈塔組員昨日立刻動手製作矮牆圍籬架設在平台周邊,並配合燈塔主色將圍籬刷為白色,對於東莒燈塔組員立即的反應與補救,我們給予肯定。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旅遊安全是預防重於搶救,建議旅遊部門應對地區景點進行完整總體檢,並將近年來馬祖旅遊意外進行統計,分析旅遊事故的類型與程度,找出旅遊意外的原因,即時改善高風險的旅遊景點,讓旅客快快樂樂來馬,平平安安離馬。
 馬祖要發展成為觀光大縣,提供一個安全的旅遊環境,是我們的責任,公部門應重視旅遊安全,將馬祖的旅遊傷害風險降到最低,從船舶、道路、旅館、景點、活動,應全面檢視安全與否,打造馬祖成為安全、負責任的旅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