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規劃北竿漁港

  • 2013-06-13
 北竿漁民長期面臨無港可用的困境獲政府重視,連江縣政府依據地方需求的現況及尊重大多數漁民決定的立場,將著手公告橋仔為漁港,若能順利獲漁業署核備,未來不論是漁港的規模或是周邊建設可望陸續完備;因應未來漁業發展多元化的需求,北竿漁港規劃務必要有整體的考量,不能再有過去重複投資、效益不彰的思維。
 上月兩艘停泊在白沙的漁船因大退潮擱淺,引發漁民不滿,進而突顯北竿漁民需要漁港的老問題。北竿白沙雖在88年由農委會公告為第四類漁港,但在87年福建省公告的白沙國內商港計畫中未能將漁港與商港做劃分與區隔,因此嚴格說來白沙應為漁商混用港,又近年來白沙港船渠內船滿為患,漁船幾無固定可用船席,政府有責任在白沙港定位與現有漁船去路上做更長遠的規劃。
 北竿需要一座漁港已是清楚的訊息,既然白沙漁港有名無實,政府另行公告其它地點為漁港是基於實際需求的考量,異地公告與農委會全國漁港限建政策是兩回事,期盼中央主管機關從寬認定這個事實。馬祖區漁會日前邀集北竿各村澳漁民,針對北竿漁港區域進行座談及票選表決,結果北竿漁民以壓倒性的多數贊成在橋仔規劃漁港,政府部門及民意機關清楚的接受到基層漁民的訊息,也為未來北竿漁港建設選定明確的方向。
 地方共識是推動建設的第一步,過去馬祖很多建設是在沒有共識及討好選民的情況下做了決定,結果搞的四不像,特別是在近年來中央政府總預算大幅緊縮的前提下,建設經費爭取十分不易,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順心如意,有限的資源要發揮最大的效益是必需要走的路。
 在多數漁民需求的前提下,我們期待政府部門能尊重基層民意,既已選定橋仔為北竿漁港建設預定地,接下來規劃工作就更不能馬虎;要爭取中央的認同,未來北竿的漁港就不能限縮使用對象。近年來不少台灣漁船會越海來到馬祖海域作業,去年就發生數十艘漁港進入中柱及福澳港避風的情形,在國家資源一視同仁的前提下,將來的北竿漁港也必須有類似功能的考量,規劃一次到位,建設可以分段執行,如此才能解決北竿地區漁民長期存在的問題。
 隨著傳統漁業的轉型,將來朝多元化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包括休閒漁業、養殖漁業等,漁港建設對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功能。現階段在中央限漁及漁港限建、行政院永續海岸發展方案等諸多限制下,未來北竿漁港碼頭的建設,仍可能面臨諸多障礙與阻力,此時地方共識的力量更形重要,期盼地方各界能集思廣益、集中力量,共同為一座北竿可長可久的漁港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