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新法上路沒幾天,台灣本島還是接連傳出多起酒駕肇事死亡憾事,甚至發生公教人員酒駕撞死人新聞。在馬祖地區,雖然少有酒駕肇事的事件傳出,但是絕對不代表馬祖沒有酒駕。離島地區雖然發生酒駕案件數較少,但眾所周知,馬祖雖然人口相對稀少,但人際互動緊密,把酒言歡的聚會非常多;其次,隨著社會日益開放及汽機車數量的大幅增加,喝酒應酬之後的開車機會也跟著升高;因此,對於酒駕這件事,住在馬祖這裡的人絕對不可以抱持事不關己的態度,唯有確實遵守「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才是維護自身、別人生命財產安全及馬祖整體形象的不二選擇。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社會大眾每日因工作因素,難免會有應酬,隨之而來的,則是喝酒駕車肇事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因酒駕造成的死亡人數也不斷攀高。每天打開電視,幾乎一定有人因酒駕釀成的車禍受傷或死亡,從年輕的機車騎士到開車的中老年人,男女老少,無一倖免。其實酒後駕車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人興奮、大膽,且隨酒精濃度的增加,腦神經系統各種機能也會隨之下降,血液中酒精濃度越高使得操縱機器、駕駛汽車等技能,就顯得略為降低。開汽車時,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容易肇事,肌肉協調能力被破壞,會站不穩,走路東倒西歪,這些都是酒後駕車危險性的驗證。
以往一些酒後駕車肇事者只要沒傷到人,總是花錢了事就算了,但現在已修法將酒後駕車之行為法源化,目前酒後駕車是要負刑事責任的,假使酒後駕車被警察臨檢查獲,就是違法,不僅會行政罰鍰,還會以刑事公共危險罪移送地檢署,坦言之,酒後駕車是一種既不負責任、也不道德、更是枉顧人命的行為。《菸害防制法》早幾年已通過,大眾場所、室內空間都禁菸,吸菸者減少許多。在某些場所,尤其室外,二手菸還可以避開,且二手菸對人造成的傷害屬於長期、慢性的。酒駕的傷害往往來不及躲開,傷害是直接而重大的,非傷即死,由此可見酒駕防制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汽機車本是良好的代步工具,但如果把汽機車交到喝醉酒的人手中,它就可能變成為一把銳利的行動凶器,會傷人、傷己。酒醉駕駛自作自受或許可以暫時不關心他,但酒醉駕駛的家人和受害人及其家人,卻必須受長期煎熬,酒駕肇事的代價太高了。有人喝酒為舒緩情緒,有人喝酒為應酬聯誼,有人喝酒不得已,但是無論如何,一定都要避免酒後駕車。但要減少酒後駕車的行為,不能只依賴法律的規範和警方的取締,因為這些效果都有其極限;如果民眾不能自覺節制,更嚴苛的法律、更頻繁的攔檢,只會增加守法者的困擾及社會的成本。既然喝酒,就要有所節制,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快,好好遵守酒後不駕車的規定吧。
酒後駕車既不負責任 也不道德
- 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