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追夢、圓夢

  • 2013-06-25
 隨著6月驪歌響起,一批批的莘莘學子,又將躍往另一人生月台,搭乘屬於自己的列車,通往嶄新的人生大道。馬祖在地理與資源上或許不若其他地區豐沛,但學子們不應妄自菲薄、自怨自艾,反要更勇敢的畫出自己的藍圖,擘畫無限遠景,要有敢做夢與追夢的信心,積極成就自我;誠如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在今年台大畢業典禮致詞時指出,「不需要靠行頭壯大自己,應將信心建立在作為和成就上,把所有成就建立在自我修養上」。
 東引青年楊智傑有鑑於馬祖地區交通困阻,立志要投身交通飛行事業,扭轉天際的陰霾,毅然師習於飛機工程學專業,赴美培訓,並通過美國第10關飛行檢定,不久即將使自己夢想翱翔青天。西莒才子陳彥吟,專精於工藝設計,作品「Asteroid小行星椅」榮獲日本創意傢俱設計競賽優選,於東京大學博物館永久典藏,並將於暑假前往英國倫敦深造,未來將於歐美、中國等地發展,展現文創的軟實力。
 曾破獲多起刑案的馬祖籍警察局刑事警察隊小隊長李政餘,在局長的策勵下,利用公餘暇時奮發苦讀,高中中央警察大學警佐班第33期,將於訓練期滿後再返鄉服務,貢獻所能。縣府消保官曹依立,儘管官拜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公關科長,但為一圓對於公平正義調研的理想,遂辭去公職,奮發踔勵的研讀,考取律師執照。
 東晉陶淵明嘗言,「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馬祖子弟面對全球競爭的多變時代,不但不應將自我封閉或心靈矮化,反倒應以其為榮、以海洋子民為傲,有超越四海的遠大志向,展出鴻鵠之志,如同鳥兒展翅,高飛遠舉。倘若故步畫地自限,猶乏追夢與築夢的理想,無異於與世隔絕、自暴自棄,不僅斲損個人與地區競爭力,更將失去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機會,如同失去羽翼的小鳥,無法遨揚振翅,直抵理想的成就。
 揆看當今社會成就傑出人士,不論是觀光教父嚴長壽、國宴主廚阿基師、抑或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共同的特色都是不放棄自我理想,從無到有,把握每次築夢與圓夢的機會,不斷攀向人生顛峰。西諺有云,「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只要敢勇於實踐,在馬祖鄉親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因為信心將促使我們將站上國際不凡的璀璨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