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審查聚落保存區的建物修繕

  • 2013-06-27
 近來北竿芹壁傳統聚落出現鋁門窗的現象,引來各界非議,事實上南竿的津沙、東莒的福正等聚落保存專區,出現同樣類似的情形;政府大力推動閩東聚落保存,芹壁等地因為這項政策,而使幾近荒廢的傳統聚落再現生機,而政府訂定的補助辦法未能更加嚴謹以及住戶鑽法律漏洞,甚至肆意妄為自做主張,原本立意良好的政策可能成為聚落變調的凶手。
 為了進一步讓馬祖傳統的閩東傳統建築能有機會復原風貌重現,地方政府訂定了相關的獎勵補助辦法,屬於專區者全額補助,非專區者亦有四成的補助,在辦法實行初期因整體預算不多,申請者也不多,整建的方式多遵循古法採石木結構,但外牆因老舊石材取得不易,早已經出現新舊交陳的情況。最近幾年包括芹壁等地,因為嚐到特色民宿發展的甜美果實,進而引發更多申請補助案爭取推動,而這些補助案幾乎全是採「拆除重建」的方式,用的全部是全新的建材。
 受到補助辦法限制條件寬鬆的引導,以及重建屋主基於現實生活或民宿經營便利上的需求,傳統建築的木結構幾乎全部消失,甚至更誇張的是連門窗都已經金屬化,住戶鑽法律漏洞,在通過驗收程序後將只是掛著做樣子的木門窗全部拆除,於是出現視覺景觀上的衝擊。這種情況是法律規範不夠嚴謹造成,要解決問題自然要從修法著手,政府應在符合實用性及降低視覺衝擊的角度,重新檢討補助辦法中有關木門窗的規定方能解套。
 政府推動聚落保存的最大用意,是希望傳統聚落古厝能活化再利用,一方面也保存推廣閩東建物的風貌,我們不必從「古蹟保存」如此嚴格的立場看馬祖的聚落保存,但管理的措施與作為不能寬鬆到住戶可以為所欲為,住戶既已接受政府補助所帶來的好處,也要有配合政府的政策以及遵守政府的法令義務。芹壁、津沙、福正等地以傳統閩東式聚落發展特色民宿,在某方面來看已經是成功的,這表示政府當初的政策是立意良好、方向正確,之所以出現目前的亂象,是管理與管制出了問題,有民眾為了自家門口的一小塊空地,甚至可以自掏腰包建擋土牆,如果家家戶戶都自做主張,整體聚落景觀當然會失控、失調。
 聚落保存傳統建築補助辦法不能因噎廢食,只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就能對症下藥,除了法律途徑之外,住民自覺儼然是更重要的課題,法律再怎麼嚴謹都有漏洞可鑽,要維護整體聚落保存的成果,需要住民的配合與省思;芹壁等傳統聚落賣點就是傳統的閩式風味,如果在整體外觀上搞的不倫不類、視覺突兀,發展成果很可能從此由盛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