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莒光交通一份關懷、照顧

  • 2013-07-01
 機場就在我家後面,縱然南北竿機場設施不理想,但對南北竿鄉親而言,出門或回來總是方便;我們轉身想想莒光、東引;東引雖然有臺馬輪出入,但是搭船都要早起;莒光搭機更要配合時段,除輾轉之外,不然到南竿都要苦苦等候,或是要留宿過夜,我們到家,他們可能還在碼頭或是海上,所以,對莒光交通多給一份關懷,並不為過。交通部長葉匡時馬祖行首站莒光,象徵意義很大,我們進一步期待能對東西莒碼頭給予增建改善,以及兩島之間對開的新船,把弱勢的莒光體質改進。
 交通部長葉匡時到馬祖,去最需要振興旅遊事業的莒光,縣長楊綏生提猛澳碼頭興建案,赴星澳考察國際綜合渡假村行前,還請託部長此行能協助東莒猛澳碼頭早日興建,以免明年新島際交通船下水後無安穩碼頭可使用;莒光鄉長柯玉官、議員陳建光、主席謝春欗也共同提出3個建議案,有東莒碼頭新建、西莒碼頭改善及新船。葉匡時視察碼頭狀況,並聽取縣府工程單位報告實地施作的困難處,還乘船赴東莒猛澳港勘察地形,實地瞭解碼頭改善計畫。
 莒光民意反映說,浮動碼頭緩不濟急,人船安全目前都有極大危險,促請早日興建東莒碼頭。除了交通,還是交通問題,昨天到西莒行程,鄉長還是請託部長碼頭、船的事,希望給莒光一個生命、生路、生計。
 交通,對離島的人而言,是心中共同的第一件大事。為提供莒光、東引鄉親出門、回家路走的順暢,地方政府、在地鄉公所及民意代表,不管是航班爭取、班表排定及交通補貼都視為要務,主要是給大家一個方便。
 平情而論,四個鄉之中,的確東引、莒光在交通上應多給予關懷、照顧,在出遠門路上,他們比南、北竿鄉親苦了許多,不單是舟車勞頓、暈船嘔吐,在交通花費上,支付更多。地方政府為改善島際間交通,雖勒緊褲帶,該支付補貼也在做。
 補貼及優惠,地方政府已盡最大能量在做,但最關鍵的是硬體建設要改善,像猛澳遇大水、浪大,停靠都是問題,不要說船隻品質,而這些重大建設要靠中央,我們希望交通部在這次實地訪視後,給最弱勢的島嶼一個機會,也唯有靠海運對外的莒光兩個島,經由碼頭的增建及改善,以及新莒光號船隻的加入,讓島嶼不再到了夜晚全是黑壓壓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