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這個行業最具彈性力,也最具生存力;但是生意是人做出來的,要做長長久久,最忌諱開張時捧場熱鬧而未重品質,最後沒人收場;要走得長、走得久,我們建議馬祖在地飲食習慣,以及遊客需求,還是要以地方特色風味為主或是搭配經營,同時在價格上不能因生意好而抬高,不然客源會流失,也會做得很辛苦。
從馬港拉麵店開起,鐵板一家日式定食開張,清水一家麵飯專賣店也在裝修中;不過福澳一家麵店歇業,不代表說開小吃就會有生意,做不好及沒有特色,仍然會被淘汰。以馬祖消費指標來看,在地小吃經營能夠維持品質,生意就能做下去。
看準消費走向,就像去年旅遊旺季開始,東引麵店曾萎縮至1家,去年又擴張到5家,就是因為龐大客源。
馬祖開小吃店生意起起落落,固然跟環境、客源流量有關,不過近年自助遊客增加,同時未來是在地趨勢行業,業者如何精進、永續,也是必須思考問題,避免很多開張時熱熱鬧鬧,到後面冷冷清清,甚至關閉歇業,雖然大家認為客源太少;其實,在現今消費族群改變,做生意對象要以在地消費者及外加遊客為訴求。地方雖有很多失敗例子,尤以餐、飲業居多,但近年也有店家小本經營成功版本,轉型以台灣散客為主,並穩定經營,同時連在地食客也不少。
小吃餐飲等行業在馬祖必須薄利多銷,以量取勝,賣貴的話,下次再回流捧場機率低,使得地方很多新開小吃店最後難以支撐。原本在地客源有限,現今必須鎖定外來散客,也就是背包族及自由行客群,以清水、山隴多家餐飲店維持好生意,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大眾消費價格,每日食材都很新鮮。
從旅遊旺季開始,連街頭的繼光餅也是受到遊客喜愛,不但在地軍民愛吃,尤以自助行背包族或是家庭小團都會想一嚐傳統口味,台灣電視節目也曾來採訪,這就是小攤魅力。我們只是覺得不夠快速,讓遊客等太久,我們同時疑問的是,這些傳統美味在一般小吃店卻不見端上桌。你看大陸沙縣小吃走紅,沒有一道是大菜,全是平民小吃。
再說馬祖老酒麵線走紅,現在山隴市場早上鼎邊糊在遊客多時都要排隊,我們建議小吃店可以再推這風味小吃,只要做的夠傳統味,相信不會輸給老酒麵線。
在地小吃永遠是旅遊的最愛
-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