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準備 多一份安心

  • 2013-07-13
 今年第七號颱風蘇力侵襲馬祖,軍民必須戒慎恐懼,要積極準備因應相當強勁風雨威脅。由於臺灣的地理位置,造成常有颱風「光顧」,而颱風挾帶的強風豪雨,常常會造成生命及財產的損失,我們必須防範未然,注意氣象報告及颱風動態,做好防颱的準備。而且為了「安全」,不可臨渴掘井,要有未雨綢繆的觀念,才能在每一次災害來臨時,將傷害減低到最少。
 馬祖的自然環境特殊,加上人口少、低開發的因素,長久以來少有水土保持的問題。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近幾年來馬祖地區的開發建設的規模和數量是不斷在擴增,因此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必須被受到重視。古人說「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我們應當將目前居住的環境視為向子孫暫時借住而已,有義務及責任保護完整的環境,讓它世代傳承。
 颱風災害的預防措施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的公共設施,另一方面則是民眾的資產。政府的公共工程在建造時,就應該依最高受災規格建造,否則道路、橋樑與民眾中心,在天災來襲時都毀損失去功用,只會雪上加霜,招致更大的民怨。對於人民的資產,也該教育民眾要有防災概念,適時保護自己的資產與周遭的自然資源,才不會在天災來時人財兩失。大自然環境是天災來時最好的防護網,所以政府與民間都應該重視自然資源的維護與規劃,以便在天災來臨時,能充分發揮效用,阻擾天災可能造成的傷害。
 颱風來臨前,做好防颱準備才能將災害減到最低。例如:掛在屋外的看板或者是招牌應取下或釘牢,以免被風吹落;工地應加強安全措施,鷹架、圍籬應固定;家庭應準備蠟燭、手電筒、收音機、以及足夠的食物飲水等;檢查電路、瓦斯管線以免發生火災等,多一份防颱準備,「少一份颱風損失」。颱風在眾多的自然災害中,是最能事先預知的,並提早做好防災準備的。只要再颱風來臨前做好萬全的準備,必定能使災害損失的程度減低。
 颱風所帶來的災害和損失是很可怕的,所以應該在颱風來臨前做好準備,損失也就會減少了,這就是所謂的未雨綢繆。天候的異常是近年來全球關注的現象,即使是馬祖離島地區也無法逃避大自然的威力,不下雨就有缺水之苦,多下一些雨就有土石崩塌危機,人類無法與大自然對抗,但絕對有信心自助與互助,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嚴格來說,許多狀況都是民眾平時多加注意就可以防止的,所謂民力無限,不能一切只靠政府來做,只要平時多留心,減少不必要損失,就可節省一分救災能量,然後才能投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這是成熟的現代公民都該有的體認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