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一般遊客,馬管處最近實施定點導覽申請,是一項提升馬祖旅遊品質工作,其他機構或民間組織的室內景點,因受限於人力或經費無法作到這樣措施,建議可朝招募志工組成,活絡人力運用,因應地區特殊環境。
隨著室內景點增加,陳列文件物品,除遊團有固定導遊外,一般結伴參觀地方室內館區者,他們有反映欠缺導覽,問題是大型館區有限的人力,也無法負荷散客進出,唯有比照台灣導覽志工團隊模式去經營,方可滿足需求。
再學習、再教育,是現代各行各業不可少的作為,在競爭力升級的今天,從公部門至民間行業都很著重這個學習教育的區塊,尤其是旅遊服務業;馬祖觀光大門已開,導覽的再學習、再教育有其必要,固然地方相關很用心在推動民間導遊,但如何讓退休公務人員走進導覽志工團隊,還是要再加把勁。台灣導覽志工團隊很多是退休校長、老師或公職者。
提升馬祖觀光的內涵與形象,導遊、導覽的定位應該不只是限制在帶著遊客到處走動的角色扮演,而是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觀光商品」,是遊客第一個面對面接觸的印象,所以,導覽的表現是馬祖發展觀光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果說導覽是馬祖形象「代言人」,一點也不為過。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一位親切,擁有服務熱誠、專業、細心且敘述清楚的解說,那這趟旅遊必充滿歡笑,並真正享受悠閒。
導遊、導覽解說員是觀光旅遊第一線尖兵,好的導覽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表達能力,不單僅是介紹景點特色,最好還要能融合歷史典故,如果能來上幾句俚語或順口溜,還能讓遊客一聽就記住,一聽就愛上這塊美麗的地方。
地區幅員有限,人口不多,卻分散四鄉五島,對於人力造成深重的負荷,如此特殊的環境,在人力運用上也要十分靈活,尤其是屬於專業領域者,來自不易,更要統籌運用,以達到人盡其才效果。隨著馬祖旅遊升溫,導覽解說員將是地方最熱門工作,我們樂見未來景區可見麥克風身影穿梭,同時也進一步期待共同建立馬祖成為旅遊友善而負責任的島嶼,沒有友善、滿意,就沒有重遊;因為,重遊率是建立在滿意度、責任感之上。
不論是導覽、導遊人員或是旅遊相關人員,未來除公部門持續培養導覽人才及形象塑造之外,從事相關接待人員的態度最為重要,大家必須從「心」出發,由內到外,本身也要多予學習、做功課,對地方背景、歷史及景觀概況要有整體的認識與瞭解,才能在解說工作上遊刃有餘,遊客在旅程中也多了一份記憶。
導覽志工團隊招募組成要費點心思
- 201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