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號稱「海上桃花源」,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與優美的自然環境,但近年的海漂垃圾及廢油污染事件是層出不窮,而且規模都還不小,尤其去年的清水濕地重油污染事件讓人記憶猶新,也對環境生態及地區名聲帶來不小衝擊;我們認為,環保、海巡等相關單位雖對海洋污染防治有完整的緊急應變措施,但還是無法將損害完全消除,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營造珍惜海洋的氛圍,避免出現可直接造成污染的設施,加上住民對環境的尊敬與維護,才能讓海上桃花源純淨、無污染的美名得以延續。
馬祖四面環海,隨著暑假的開始,趁著假日前往海邊遊玩的民眾及旅客是不斷增加,也使海岸的維護與清潔,成了縣府不得不重視的課題;近年來,國內各縣市對於觀光產業是著力甚深,馬祖也搶搭這股潮流,積極推動各種觀光活動,其中美麗海岸風光,更是馬祖所重視的觀光資源之一。
馬祖列島是由36座島嶼組成,且主要為岬灣相間的海岸型態,海岸地形受到構造運動、風化、侵蝕等外營力作用的影響,演化出許多特殊的地形景觀,尤其是花崗岩組成的垂直、陡高、多節理、岬灣相間海岸景觀,以及幾處連島沙灘、連島礫灘景觀,獨具風格。整體而言,馬祖四鄉五島海岸地景,是非常有特色的,也與台灣島的地形迥異,吸引遊客造訪,地形景觀資源絕對是一個重要的賣點。
不過因為地緣關係,各島海岸都出現大量的海漂垃圾,雖然推說多來自對岸,但也有少數缺乏公德心的釣客、遊客,於垂釣、遊玩後將塑膠袋、保麗龍器皿及釣餌等廢棄物丟棄於海邊,不但造成環境髒亂與生態的破壞,且海岸地形多屬陡峭險峻區域,垃圾清理不易,往往造成海岸礁岩「人與垃圾同在」之奇特景象,甚不協調。相關單位淨灘活動往往只舉辦一天,很難持續性的進行,大家如能多加關懷環境,對環境多盡一份心力,才能進而帶動更多的人做好自身環保。
再者就是昨天又發生的廢油污染事件,環保局依既定程序完成即時應變,立即在現場佈放攔油索及吸油器進行吸油作業、清理岸際殘油、善後處理等階段,受到民眾的高度肯定,但還是無法完全移除海岸遭到污染的黑色痕跡,加上原先的海漂垃圾久未清理,潔淨的海灘變成這樣,實在讓人相當惋惜。
人們對於大海有其嚮往,但有更多的限制,且因諸多因素無法達到從海上到海岸的完全維護,環保局已體認到正確方向,就是結合民間力量,將鄰近海灘讓有熱心淨灘之機關團體、學校或社協來認養,不僅大幅節省財政支出,也讓民眾於淨灘同時,亦養成主動關心自然環境的心境。馬祖90公里長的海岸地形,花崗岩壁的垂直陡峭、岬灣的怪石猙獰,都是大自然的無盡寶藏,但是也唯有更細心的保護管理,還給海岸原有的清潔風貌,才能世世代代延續美麗的環境永續經營下去。
旅遊旺季期間更該重視海洋污染
-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