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物館等縣有館所該不該收費,由於審計部提出應開辦收費的糾正,因此相關單位自去年開始已經展開是否收費的討論,多數單位代表持悲觀態度,認為收入無法支應成本,因此無開辦售票之必要,反而徒增人事成本支出,但就現代博物館的營運趨勢而言,收費乃勢在必行,不但可以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也能保持入館品質。
民俗文物館是地區館所是否收費的標竿所在,因為審計部的糾正,要求縣內的館所必須朝自負盈虧的方向努力,因此民俗文物館開始展開營運計畫的研擬,是否收費亦在去年底曾經邀集相關單位進行商討。就上次的會議討論,多數單位持反對態度,認為開辦售票後的成本可能高於現在,或者是等交通改善後,再行考量收費等建議,另外也反對公有單位使用場地需要支付租金。但也有單位直言無須試辦,直接開辦收費,若沒有效益即可廢止。
其實收不收費新北市曾經試辦過,99年宣布所屬四所博物館免收門票,希望帶動參觀人數的增加,遊客確實逐年增加,但總歲出也因此形成巨大虧損,儼然成為燒錢單位,但現在新北市文化局已開始檢討這項免收門票的政策,打算重啟收費機制,而這些館所也開辦各項體驗活動或文創商品增加收入。
博物館收不收費向來都有兩種爭議的聲音,一種是文化均權的觀念,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接近文化、欣賞文化,不應該用價格限制,讓藝文教育深入每一位國民的生活中;然而第二種說法就完全不同,漢寶德就提出博物館需要收取象徵性的門票費,以避免觀眾進博物館來「光吹冷氣、不看展覽」,反倒浪費國家資源,博物館只要另設免費時段或降低門票售價即可,不需要全面免費。
收費的優點首先是紓緩縣府財政壓力,再來是作為營運績效的指標,因為需要付費,民眾就會判別這個館值不值得一看,就會讓經營者更加用心,擺脫公務員心態而增加競爭力;最後是維持一定的參觀品質,透過門票的把關,可以控制一點的參觀人數,提供每一位參觀者更優質的參觀空間。因此縣內館所是否收費無須悲觀,這是一個改變的契機,藉由收費讓各館自我要求,有效提升展覽服務水平。
公有館所收費問題的思考
- 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