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這門生意,除能帶來歡樂與幸福感外,同時也能創造知名度與金脈。隨著旅遊洋流靠岸,各縣市無不絞盡腦汁,至期研謀亮點與繽紛的攬勝天堂,而「熱氣球」體驗,則成為近年最夯的賣點之一。
台東縣為熱氣球飛翔慶典的濫觴,自開辦以來,譜出地方特色與獨門風味,讓台東觀光營收成長近18%,在3年內成長近2成,掌控全縣總所得高達6成,失業率也逐年下降,4年來減少超過1.5%。有鑑於東台的藍海經驗,各縣市相繼效尤模仿,然或因地理環境的欠佳、設備維修的不足、抑或是政策規劃的未臻妥適,除難以複製成功經驗,更衝擊原先地方經濟,讓熱氣球風潮瞬間退燒,使得這項美意與創舉,剎那間陷入熊熊紅海泥淖。
異國風情的馬祖,在發展觀光之際,必須要因地制宜,走出屬於自己的巧思與創舉,不僅不應過度模仿台灣本島已成的案例,更要擴大經營視角,融入更多創意元素,把文學、藝術、音樂、手工藝、民間藝術、設計、美食素材納為特色支脈,營造出島嶼「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根據英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00年英國的創意產業即已占英國GDP的7.9%,2008年更達到8.2%,其成長速度已經達到整體經濟的2倍。
馬祖是一個富含高度歷史與特色的空間環境,我們必需將這些文化蘊底保存與推廣,讓「古」和「舊」的符碼在重新包裝後,再次發光發熱,開創驚奇的吸引力。像是文學之都愛丁堡、音樂之都義大利波隆納、設計之都柏林等,之所以能吸引大批觀光人潮與經濟收益,並不在於華麗美艷的遊樂景點,也不是如花如夢的煙火炫麗,而是自古以來所擁有的傳統歷史場景,加上新興的城市規劃與再利用,發展創新的文化藝術內容,吸引國內外大批觀光遊客。
馬祖四鄉五島都各擁特色與賣點,縣府團隊除爭取硬體建設外,在作風與思維上,應從社會控制為手段的傳統藍圖式規劃,轉為進一步追求更為彈性而開放的授權式規劃,融合環境的「悠活」內蘊,用文化的力量撐起創意,讓浪漫與純真成為我們的形容詞。
交通或許曾是馬祖的困頓絆腳石,但我們在找出解決交通問題方案之前,應進一步思考,如何透過創意的吸引力,讓馬祖富含高度藝術氣息,使旅人除前來攬勝外,更願意駐足流連品味,用愜意與自在的心情面對多變的天氣,讓在島內的每一天,都成無上的享受。
破除氣球式發展 用創意撐起未來
- 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