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環保問題而自毀前程

  • 2013-08-13
 近日有觀光客投訴,指出馬祖境天后宮參拜步道上兩側的媽祖傳奇故事雕像上,竟疑似被棄置廢棄物,不久前北竿遊客亦反映芹壁垃圾不落地政策破功,諸如此類的環保負面新聞對馬祖觀光造成了不良影響。馬祖靠觀光立縣,環保是觀光的門面,落實環保工作不僅需要政府的鐵腕手段,更需要全體縣民的共識與力行才有成效,自掃門前雪還不夠,要能喚起全民環保共識,才能永續經營生存下去。
 馬祖從海上桃花源到樂活健康島為號召發展觀光,環境是當前最重要的發展條件,環保做的好,馬祖的觀光就成功了一大半。自成立全國第六處國家風景特定區以來,馬祖在全國的旅遊景點之中的知名度已大幅提升,到訪的觀光客年有成長,觀光立縣的政策已是不容改變的方向,政府除了致力於觀光特色景點的開發外,當務之急就是做好環保工作,環保是馬祖的門面也是競爭力的指標之一,對觀光發展長遠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
 從垃圾分類到資源回收,地方政府近年來在環保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很多,但這項工作是永無止境的,也不是那一個單位或個人的事,生活在島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愛護自己的家鄉。馬祖地小島散人稀,要全面落實環保工作不能光靠公部門,早期駐軍多,大多數的公共空間可由軍方協助做環保,但隨著駐軍日漸減少,各鄉村的環保工作負擔加重,人力與經費以及在面對問題時解決的方法與方向都必須有所調整,否則無法面對現況與解決問題。
 落實環保工作從公私兩部門出發,在公部門方面著重在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地區人力有限,在垃圾處理方面要有機具取代人力的思考,又地形與環境的特殊,馬祖的環保機具在設計上更應有實質功能;我們以各鄉的掃街車為例,聽說效果有限是因為設計不符合現況所致,機具要設計到好用是需要平時更細心的觀察與觀摩;沙灘的垃圾清理也要有適當的機具才行,塘后道的積沙一定有更合適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把沙灘挖的像狗啃似的,問題沒解決反而產生新的問題。在人力運用方面,多年來各鄉各社區協會爭取到不少多元就業機會,這些人力沒能更有效的被統合運用是令人遺憾的,要把有限人力用在有需要的地方,以及找對問題的根源才是最重要的。
 在民眾認知方面,環保與觀光發展是脣亡齒寒的關係,尤其馬祖是以特殊的地理環境及人文背景為號召,力求島嶼環境清爽潔淨是成功必備的條件,發揮公德心不要任意的丟棄垃圾或無端的製造垃圾,舉手之勞做環保的基本概念十分重要,如果大家都只圖一己之便,把環境搞的髒亂不堪,那也就是搞砸觀光的門面,一步一步自毀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