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觀光立縣的馬祖,在行銷經營上,不論是公部門或私部門,必須放寬視野,上至天際翱翔的燕鷗、下至海底饕味的鮮產、乃至於巷弄街口的一景一物,都是引發旅客認同的重要元素,需積極用心研謀。
北竿鄉公所委辦的「2013北竿海洋之旅」觀光活動,利用週末晚間在惠民市場擺攤,舉辦「假日市集」,企盼帶來人潮與亮點,這是一個新的嘗試。其他縣市也曾舉辦過假日市集,他們庶民集合的感動與成功經驗,或許可以提供馬祖參考。台東大學在2011年開始推廣假日有機市集,與當地農民合作,將賣像較差的有機水果收購,榨成一杯杯的有機鮮果汁,除解決滯銷問題,亦順勢推廣養身健康概念,廣受消費者青睞。再如新北市經發局於本月舉辦的菁寮農村體驗童話假日市集,邀請崑濱伯帶領體驗稻田插秧,享用鄉土料理竹筍粥,還能坐牛車進入老街逛市集,品嚐新研發出來的米涼麵,受高度注目。
假日市集是推廣地方特色產品最佳的時機,也是進行地方行銷不可忽視的途徑。馬祖要能跨出去,在觀光行銷思維上要把格局放寬,用全觀立場來審視整體性,不單單只是把旅客帶來馬祖,還要懂得善用包裝行銷的力量,結合地理景觀與人文特色,盡可能把握住每次能介紹與傳遞馬祖學的機會,不放過每一個細節,讓旅客走進馬祖,就像是走進一座博物館,到處都能感受到馬祖的自然、人文之美。
活化觀光最細微與真實的指標,往往不在每年或每月到訪的旅客人數統計量,而在於活動參與及巷弄古道走訪的意願動機。觀光總人數只是一個粗估的來馬走訪概況,但並不代表對在地的認同與願意回訪;庶民與市集文化是最貼近百姓真實生活的一面,可說是真正的馬祖,若行銷工作能允當規劃,並在經營型態上多用特色賣點包裝,屆時不論活動辦理時間、地點為何,諒必都能讓吸引力法則發揮功效,創造加乘業績。
時代已經在改變,觀光這門生意,已經不再是過去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即可輕鬆經營;公私部門必須齊一心力,除了顧及旅客的生理休憩面,更需積極從心理體驗層次,大刀闊斧變革經營型態,在平凡中看見更多的不平凡,讓遠來的觀光客在巷弄之間、日常之中,發現馬祖獨一無二的美。
觀光行銷進化論
- 2013-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