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迎接新學期 跟孩子一起收心

  • 2013-09-01
 一眨眼,暑假已經結束,馬祖學子們又要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對許多學生而言,每年暑假過後,總要有一段時間,野去的心才收得回來,眼睛才能適應黑板。開學了!該收心的不只是孩子,為人父母者,似乎更要上緊發條,準備和孩子,一起面對新的學習階段,希望自己能在忙碌的學習中,以一種優雅的腳步,陪孩子成長!
 開學了,放假期間的懶散心態要開始調整,不能再賴床、不能再晚睡了。學生在暑假期間沒有早起上學的壓力,可能養成熬夜上網的習慣,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協助孩子戒掉晚睡習慣,並關心孩子開學的適應情形。孩子的自制力普遍不足,家長要有耐心地陪著子女矯正習慣。如果孩子在暑假期間成天玩電腦,開學後一旦父母強勢禁止,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緊張;父母不妨採取比較柔性的作法,要求孩子逐漸縮短上網時間,甚至認識孩子結交的網友,以欣賞的角度取代一味地反對。新的學期,孩子可能要面對新班級和新老師。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開學後的新希望,和孩子一起期待,盡量讓孩子勇敢面對挑戰,並提醒自己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對孩子說話,多鼓勵、少責備。
 其實,父母過度緊張會影響孩子,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容易跟著心浮氣躁,此外家長灌輸孩子與其他人的不同處,反讓孩子易驚恐。父母應陪著孩子一起行動,父母以身作則才有效果;上課後,父母須配合老師帶班的作法,有疑惑就問,不要先拿自己觀點挑戰老師的教導;父母的擔憂也會成為無形的壓力,不斷叮嚀將惹來孩子反感,為了讓孩子提早適應環境,父母要學習的就是放輕鬆。
 少子化的社會,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家長應建立正確的教養觀念,與學校老師正向溝通與配合,有助於學生盡快調整、適應開學的準備,以及融入團體的規律生活,穩定學習。另外,要培養孩子建立良好學習態度和習慣,例如不賴床、自己收拾整理書包、自己背書包、在家吃完早餐、準時上學、養成固定時間做功課及讀書習慣等。安排親子共讀時間,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常與孩子談心,增進親子互動關係,都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在學校部分,地區老師們不妨讓學生分享暑假生活,一方面訓練表達能力,也讓同學間相互交流;再循序漸近地導入正常課程,就能降低學生的排斥感,並提高學習成效。開學了,又是一個新的起點,父母、孩子、學校、老師都要大家一起來,有一個好的開始,才會有快樂的一學年。